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繁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课《繁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2 20: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繁星(巴金)
学习与教学目标:
1、以游记《繁星》为例,欣赏巴金散文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感情,深入体验作者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借助联想、想象获得美好享受。
3、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习观察大自然。
4、揣摩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细致的观察、深切的感受、丰富的思想情感,文学给人美的享受。
导学难点:
作者在不同阶段观星感受的不同和细腻、深刻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以境引情,以情促境;
2、整体阅读,初步分析,比较感受;
3、细读课文,抓住实景,体验情感,品味语言;
4、搜寻资料,联系生活,再读课文,交流思想。
学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如下:
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附生词表。
fán

shì
jìng




密密麻麻






星群密布
cānɡ
mèi
zhuì

hu
yínɡ
róu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萤火虫


huàn
shà
chén




怀



2、
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的朗读课文。
3、
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掌握字词表中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
4、品味拟人句等。
(一)学习导入
用幻灯片展示繁星图片,引起学生对观星的回忆,体验后进行说话训练,说说自己某次观星的感受,要求具体一点。
(1)天上的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
(2)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闪发光。
(3)月光皎洁的晚上,星星很稀疏。
生活中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美的,关键是你有没有用心观察,用心发现。当你为那些无聊的肥皂剧、累人的电子游戏空耗光阴时,可知,有人却对着星天静静沉思,任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文学家巴金的散文《繁星》,看看作者对星天的深切感受。
板书:二、繁星(巴金)
散文
(二)作者简介
1、有谁知道一些有关作者巴金的信息?
(生答略)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篇小说《憩园》、《寒夜》
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
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
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诵读课文,整体上梳理内容:课文写了几次观星经历?时间、地点如何?作者的感受分别是什么?(学会抓住时间词)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时间
地点
看星情况
观星感受
从前
家乡
三年前
南京
如今
每晚
海上
有一天
齐读作者巴金3次观看繁星的感受的句子。(具体看语文书)深入研究三次写观星句子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观星感受的句子: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这里表达了作者望星天所产生的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这几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与
星星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③“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里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三次观看星星的情况和感受为什么不相同?
明确: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小结:作者把星星拟作母亲、伙伴、朋友,在星空下,他感到温馨、亲切、甜蜜、惬意,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繁星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
(四)品味语言
作者为了把自己望星天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请同学们试找两例,体会这些语句的精妙之处并加以分析。
比喻:“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赏析: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做“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拟人:“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赏析: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遐想。
排比:“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赏析: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词。
3、抄写第3段2遍。
第二课时
本课目标:
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2、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3、体会作者热爱星空、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检查
1、做生词练习。
(二)重点分析第3自然段
1、给第3段标上句数,共10句话,这段文字是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描写“我”如今在海上观望繁星的所见所感。
根据提示,给第3段分层。
明确:第一层(①——④)仰望
第二层
(⑤——⑧)欲睡
第三层(⑨——⑩)沉睡
2、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描摹眼前的景物是实写;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像是虚写。
研读第3自然段,分析虚实结合的写法。
明确:前3句实写,主要写海上每晚观看繁星的夜景,为后面写作者的感受张本。
后7句是虚写,虚写的是由仰望夜空产生的种种联想和想像。从中可以感悟出作者的童心、童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指导背诵。(可一层一层背)
(三)分析课文
1、全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紧紧围绕什么来展开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时间顺序。
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和美的感受。
2、作者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再想想为什么在作者心目中星星、星空会变得像有生命似的。(结合语文书P7第二题)
(1)“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表露了对星天的依恋之情。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作者当时很年轻,充满幻想,充满朝气,所以他在“微小”的星光中,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3)“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表现和星星的伙伴之情。
(4)“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表现和星星的知心之情。
(5)“在星的怀抱里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也可感悟出作者的童心和童趣。
(6)“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感受到了“巨人”在跑的乐趣。
原因:作者热爱星空,热爱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亲,是朋友,繁星象征着光明,在星空下,他感觉温馨、亲切、甜蜜、惬意,所以星星、星空会变得像有生命似的。
(四)总结课文
著名画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繁星》一课,作者巴金写了“以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感受。
希望同学们像巴金一样,用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灵,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自然,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五)布置作业
1、看图小作文:课文插图,看图、联想、想像,写一段观星文字。不少于300字。
2、仿句练习:
示例:文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写:文学是

文学是

3、准备默写第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