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五四制)八年级上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语文(五四制)八年级上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2 20: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第三单元——议论文单元的一篇驳论性杂文。本文无情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投降、自欺欺人的无耻丑行,讴歌人民大众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精神。学习时应反复读课文,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揣摩鲁迅杂文泼辣、犀利、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二、
学情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肩负着培养学生议论文能力的义务。一般来说,初中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给阅读议论文带来一定难度,然而,本课所谈的自信力问题,“中国的脊梁”问题,也是学生的热门话题。因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说可让学生容易掌握。
三、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驳立结合的论证方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把握文章主旨,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
合作
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教学难点: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及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学法:预习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
五、教学资源:搜集关于鲁迅简介及其作品,初步领略鲁迅的杂文风格。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投影鲁迅像)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
二、学习之前,先简单回顾有关驳论文的知识:
1、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式:即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
(1)立论:即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用论据来加以论证,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2)驳论:假设一个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进行反驳,再提出自己正确的论点。
2、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驳论的方法有:
(1)驳论点(直接批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2)驳论据(间接批驳):批驳对方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论据起着支撑论点的作用,论据驳倒了,论点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3)驳论证(间接批驳):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
3、记住:驳论完后,作者一定会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点,其论点并不能由论据推出。
三、首先了解一下作者及写作背景(找生阅读课前提示73页)
作者简介: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
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口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己》、《药》、《故乡》等著名小说。
1921
年,发表代表作《阿
Q
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
Q
这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1923
年写成小说集《呐喊》,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愤然辞职,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研究马列主义,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组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优秀杂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了《鲁迅全集》
20
卷。
背景介绍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
6
卷)。本篇写于
1934

9

25
日,最初发表于
1934

10

21
日《太白》半月刊第
1
卷第
3
期。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一星期。自从日本帝国主义侵战我东北后,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正和日本侵略者是一伙。
1932

10
月,“国联”赴我东北调查团发表报告书,胡说日军入侵我东北是正当合法的,在寄希望于国联合理解决的迷梦破灭之后,国民党政府一些上层人物及社会上的一些“名人”,又用求种拜佛来祈祷解救国难。
1934
年四、五月间,由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人发起,在杭州灵隐寺演出了一场“时轮金刚法会”的闹剧,尽管报纸广播极力宣传,却丝毫没有阻止日本侵略者野心的扩大。接着是华北告急,平津告急。这时,国统区的上层社会被悲观失望的空气笼罩着,报上公开登出这样的言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即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与此同时,我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连续粉碎反革命“围剿”,又在国统区领导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并于
1934

7
月派出以方志敏为首的先遣队北上抗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拯救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四、检查预习,把握生字词:
脊j 梁 
前仆pū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诓kuāng骗:用谎话骗人。
玄xuán虚之至:用迷信的一套来迷惑人已到了极点。
怀古伤今:追念过去,伤感今天。
为民请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五、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思考:
1.
文章一开始鲁迅批驳了对方什么观点?或说敌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抢答)
2.学生思考:鲁迅是怎样引出这个观点的?(或说对方的论据是什么?)
明确: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
(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3.下面我们一起划分本文的结构,看一下作者是怎样批驳敌方的论点和论据的。
按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直接反驳、间接反驳(正面立论)、作出结论的逐层推进,可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黑板板书黑体字)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自然段)间接驳斥:提出自己的论点
论据
第四部分:(9)作出结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六、在掌握了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下面我们一起深层探究课文:
1.
齐读第二部分,读的过程中思考: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教师补充: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2)继续思考:鲁迅又是怎样驳论证的?
明确: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教师黑板上板书)
(3)第四段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教师可适当补充: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指名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1)第六段过渡词是什么(然而),它在这里转折,强调的是什么或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学生齐答)
(2)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明确:从古代谈到了现代,很多人都是中国的脊梁。
(3)思考: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回答)
明确:①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

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
中国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3、齐声朗读第四部分,思考:“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七、品析语言
众所周知鲁迅的语言尖酸泼辣,富于讽刺,富有战斗力,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就像一把把匕首直插反动派的要害,就像一支支投枪直射入反动派的胸膛。那么同学们试找一找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语言。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请生声情并茂地再次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鲁迅的爱国热情。
八、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20世纪带到了20世纪……2008年又将是中国的自信点!
九、布置作业
1、
课后练习题二、三
2、
阅读李恪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中国人的智慧从书>=,学生和课文进行比较,写一篇500字的读后感。
十、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一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敌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
第二部分:(3—5自然段)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自然段)间接驳斥:提出自己的论点
论据
第四部分:(9)作出结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明是非,识大义。
板书设计二:
两年前: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于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自信力
有:古
今“中国的脊梁”

十一、教学后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李恪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立刻便有了一种不痛快。谈中国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昂,不能平静。
大概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种古老的文明赓续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机,这已是绝无仅有。就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自豪。然而我们常常并不能自豪,而是有点自卑,有的人甚至自卑到极致——中国人简直要失掉自信力了。
自豪以致自大
大约明代以前,中国在许多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甚至到清初,我们还以“天朝大国”自诩。但是西方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我们并不知晓。到了晚清,他们的自鸣钟的确有点意思,那不过是匠作的巧技而已,爱不释手之余,我们还可以冷冷地讪笑那些蛮夷。但是,鸦片战争一起,我们知道了,洋鬼子船炮利器,我们纵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再加上忠义之士的视死如归,也终究无济于事。败了,割地赔款搭笑脸,不敢再惹洋大人。而仁人志士发愤而起,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兴洋务、办厂矿、译洋书、谋立宪,以至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然而“天朝大国”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曾几何时,提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殊不知,地大而物并不博,人口多并不是好事。提到中国,就是“四大发明,灿烂文化”,殊不知,近代来,外国四百大发明也不止;文化有灿烂的地方,也有不灿烂、甚至鲁迅说的“吃人”的地方。说到外国,就是腐朽垂死,水深火热,我们要解放全人类,要让他们过上像我们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故不论失掉自信力否,首先就失去了平常心。
由自大到自卑
自大使我们付出了沉痛的教训。且不说清廷的割地赔款搭笑脸,“文革”中大批崇洋媚外,让我们十分“解气”之后,国门打开,我们蓦然看到,门外并不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中华民族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勤劳勇敢善良聪明的民族,在我们战天斗地、你死我活的时候,他们一刻也没有停留地创造着同样灿烂的文化。不能不承认,在许多方面,西方远远地走在了我们前头。不是曾痛斥过“外国的月亮圆”的论调吗?到国外一看,因为他们早就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月亮的确要更圆更亮一些。
于是我们开始检点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感到莫名的悲凉。“五四”时期,有人建议废除汉字,有人实行废除孔教,从师夷之长以制夷到改革开放,百余年来,仁人志士未曾一刻停止过探索真理,而崇尚西方之风,也愈来愈烈,甚至提出全盘西化的观点。如果说初期的崇尚还只是洋火洋油洋布洋面的阶段,那么,后来的崇尚则几乎渗透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人不忍一一例举。中国的确是个大国、穷国、古国,它的发展与崛起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之事,然而它毕竟是我们的祖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必须自强不息,才能扬眉吐气。
中国人的智慧
失望和放弃不是中国人的习惯。那么,中国人还能不能崛起,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沿着历史,做一次中国人的智慧的巡礼吧。
《中国人的智慧丛书》共8册,洋洋大观,在不同的学科里,记述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不仅有震古铄今的四大发明,而且有太多太多的不为人知的发明创造。这些成果,早已为国际科学史界所肯定,做出这些成果的科学家,也早已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
比如关于炼焦的发明,丛书介绍:中国最早的用煤炼铁的记录,见于公元4世纪的《释氏西域记》;成书于1650年前后的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记载了炼焦及用焦炭炼铁的全过程。为了证明这项技术的发明权属于中国人,丛书(《揭示物质变化》分册)列出了8个国家的最早记录,它们都在18或19世纪,结论不证自明。
在记述了水稻专家袁隆平的成果后,丛书(《播撒绿色希望》分册)引用了国外的评论: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纳森博士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带来了福音!”日本专家甚至把杂交水稻和四大发明并列,把杂交水稻称为“中国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古代,中国有太多的祖冲之、李时珍、徐霞客……我们当然可以引为自豪;现代,如果中国人多一些华罗庚、李四光、袁隆平……则我们何需自卑!
中国人的自信
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采访一个少年,问他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少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去美国留学!”有的人看了,感到有点鼻子酸;有的人看了,忧心如焚。是啊,这不是有点不争气吗?实际上,孩子向往美国,并不可怕,说明美国的确有它先进的东西,而见贤思齐,正是我中华民族的长处。
这样的事,只可能出现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如果还是封闭的昨天,我们将无法想象美国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们总是认为外国是人间地狱,那才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这急起直追的年代里,发感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中华民族并不是劣等民族,过去曾经辉煌,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我们在痛定思痛,发现我们已经落后了很远之后,才会更加义无反顾地走现代化的道路——而支撑我们的力量源泉,就是“中国人的智慧”。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已是互联网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了,再来重读过去的辉煌,是不是有点夜郎自大、自我陶醉?我不这样认为,自信,将永远是一种力量的源泉。上世纪80年代,陈景润不知鼓舞过多少人,这些人不一定都要成为陈景润,但,陈景润会成为一种观念,一直激励着这一代人,并永远给这一代人以启迪。《中国人的智慧丛书》的意义,也许正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