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论语》导读

文档属性

名称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论语》导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3-19 14: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 ——《论语》导读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什么样的? 孔子是灰色的《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一、天地人之道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 《论语》传递了一种什么态度?
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什么哲学观?
2.什么是一个好的人格?
态度是和缓的、因循诱导的、与人商榷的
孔圣人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大地上生长的信念 一个好的人格应该有一种理想主义,不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孔子儒家理论最精髓的东西是什么?
1. 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 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仁”。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毕敬地问孔子:老师,什么叫仁?子曰:“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想想又问:什么叫智?子曰:“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意思为想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也要想着去帮助离你最近、需要你帮助的人。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二、心灵之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苏轼在《留侯论》中曾经有这样的论.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是不可有傲气,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思考:《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你怎么理解?
当自己是以一种敞亮的心怀面对世界时,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教育你的;所有的东西都会来弥补你的种种遗憾的,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严坦荡荡的心境。三、把握尺度,过犹不及 曾经有学生问孔子:“井有仁焉”?怎么办呢?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贡曾经问孔子,什么叫好朋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鼓励尽早独立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禅宗认为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四、积极做事,谨言慎行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慎于言:“祸从口出,言多语失”。
慎于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子路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子曰:“修己以敬。”子路曰:“如斯而己乎?”子曰:“修己以安人。”子路又追问:“如斯而己乎?”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扰病诸!”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五、宽容和谐,君子之道 孔子的学生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六、先行其言,君子不器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君子始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这个在《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眼,它的道理就是这样朴素而温暖。
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 4个坐标系之中。第一个坐标系是社会,我们都有一个社会角色,都有一份职业,要在社会上尽义务、做奉献;第二个坐标系是家庭,我们都有家庭,在家庭里必须承担自己的角色;第三个坐标系是社交,我们都有一个社交角色,对朋友或付出或有所需求;第 4个坐标系是灵魂,每个人都应该在灵魂的层次上对自己做出评价,打出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