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4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4单元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1 16:2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动物游戏之谜
教学目标
1.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说明文自身的特点。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3归纳本文的说明方法。
4.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①体会本文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②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领悟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科学观。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检查《完美课堂》识记部分的完成情况。
2.关于科普说明文
科普说明文是说明文中的一种,是专门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工具。在我国科学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尤其少不了科普说明文。
科普说明文遵循科学的原则传授科学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它们的介绍,把科学知识推广到社会各阶层,帮助读者打开眼界,增长知识。在科普说明文中常常只是说明一个科学现象或者介绍一种科学知识,或者讲清一个科学道理;既可以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综合地介绍若干科学知识,内容相对集中,篇幅不是很长,语言准确简洁,浅显易懂。

二、导入新课
在快乐的童年时代,我们曾玩过不少的游戏,也许至今我们对一些游戏还念念不忘,关于游戏的名称我相信大家还能说出不少,可是你们想过为什么要做游戏,是否仅仅为游戏而游戏呢,除了我们人类以外,动物也有游戏,你曾见过哪些动物的游戏,请举几例。(学生回答过后展示图片)这是大家常见的猫狗游戏图片,非常生动有趣,那么它们怎么会产生这些行为呢,今天就让我们在《动物游戏之谜》中看看动物学家们所做出的解释吧。

三、自主学习
(一)注意字音
嬉闹(xī) 聒噪(guō)
默契(qì)
汲取(jí) 嚼烂(jiáo) 反馈(kuì)
(二)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这篇科普说明文写了哪些主要内容?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
2、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
3、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明确答案
1.叶猴在跳荡嬉闹 渡鸦在滑雪而下 露脊鲸举起尾鳍
2.单独游戏 战斗游戏 操纵游戏
3. 演习说 自娱说 学习说 锻炼说 总结对比思考
(三)课文思路
思维过程: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结构形式:  
总 —— 分 —— 总
内容:     
演习说
         自娱说
  动物为什么游戏    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学习说
         锻炼说

四、合作探究
(一)、为什么课文不给确定的结论?
明确:(1)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2)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
(3)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让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二)、研究本文语言特点。
1.体会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妙处。
一般的说明文字总是有些枯燥的,可是本文却充满了趣味,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明确:①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
分析提示:通过一系列动词“依仗”“玩”“推挤”“抓住”“跳开”及修饰语“好像竭力”“巧妙”的运用,形象地描绘出叶猴游戏时调皮、可爱、灵巧的姿态。
②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
分析提示:此句与上句类似,将动词与修饰语巧妙搭配,把动物游戏的场面描写得形象生动,使读者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小结:说明文中恰当地运用描写将使文章增色不少。但使用时必须注意几点:首先描写时要有丰富的词汇积累,使用时要认真推敲,精心锤炼,要注意词义的差别,注意词语的搭配,注意语体的感彩等。其次,要学会使用一些修辞方法。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运用,有助于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光添彩。
2.体会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不管是平实,还是生动,都离不开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语言必须准确。科普文章的语言,更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请结合文中相关句子分析准确的特点。
①“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分析提示:“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
②“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分析提示: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形成”是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特殊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而“结成”是指在某种基础、条件上而具有特殊的联系,可以跟“关系”搭配。
总结: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五、展示点评
1.学生学习小组派代表口头展示。
2.学生和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六、检测反馈

课堂小结
《动物游戏之谜》这篇文章为我们揭开了动物日常游戏行为的神秘面纱,摆出了研究者的种种结论,既让我们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让我们明白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傲慢的人类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现在动物学家注意到动物具有游戏的天性,虽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承认动物在游戏,承认动物具有一定的智力潜能、创造性和多样的交流方式,承认动物也是具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进步。这种进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在生命伦理和生态环境等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将因此重新定义动物,重新审视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