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1 18:44:02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中华书局版 历史 九年级 上册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 件 明 细 情境导入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生磁奥斯特1831年法拉第英国1866年发电机德国碳丝灯泡爱迪生美国电力成为新能源一项重大成就汽车本茨德国便利了生活1903年飞机美国航空上新篇章1879年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新能源应用——电力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新能源应用——电力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早期发电机早期电动机西门子新能源应用——电力由表及里——成就多多 The talent is 1% inspirations adds on 99% sweat.新能源应用——电力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新动力装置——内燃机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新交通工具——汽车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新交通工具——飞机 1876年,美国人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NO:174655。早期的电话新通讯工具——电话由表及里——成就多多由表及里——成就多多新能源应用——石油学以致用——我来参与 请认真阅读材料,找一找英国商人查尔斯先生在1921年享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哪些是可能的?哪些不可能?
1921年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坐电车到码头,乘轮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美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公园游玩。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余音绕梁——影响深远生产力极大提升 1870年,当洛克菲勒把四个炼油厂合并成有100万美元的美孚石油公司的时候,他的生产量只占全国炼油量的4%,而在1879年,由于合并了14家大石油公司,并控制了另外26家石油公司多数股票,一下子就垄断了美国石油产量生产的90%。同时,他还掌握了产油区的铁路和输油管道,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和码头,拥有上百艘轮船的运输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原油生产到炼油、运输、销售一套完整的系统。余音绕梁——影响深远垄断组织出现余音绕梁——影响深远各国发展不平衡余音绕梁——影响深远埋下一战伏笔余音绕梁——影响深远社会生活大变样余音绕梁——影响深远科学技术两面性综合比较——开拓思维综合比较——开拓思维18C60年代 —19C上半期英国先兴,他国继起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19c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 美德领先,多国同时动 力:
交 通:
新能源:汽船、火车 蒸汽机煤炭动 力:
交 通:
新能源:电力、石油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工匠、技师、普通人科学家、工程师生产实践的总结自然科学成果学习感悟——中外关联落后就要挨打!神 舟 共 圆 飞 天 梦蛟 龙 入 海 探 未 知科 技 先 驱 传 喜 讯勇 立 潮 头 谱 新 篇 中国要想发展——
就必须紧跟世界潮流,
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就必须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当堂演练——巩固提高 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有澳大利亚、美国等14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当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运动员休息室电灯通明;
②、政府有关人员与本国运动员用笔记本电脑联系;
③运动员可以乘飞机去参加比赛;
④欧洲大陆国家的运动员可以坐火车到雅典;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③④当堂演练——巩固提高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爱迪生点燃世界的创造是( ):
A、改良蒸汽机
B、研制汽车
C、发明白炽灯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当堂演练——巩固提高 某星期天早晨,小程看到母亲的留言板,上面写着“程程,妈妈已经在前往北京的①飞机上了。你爸爸来电话说,他发了一些照片到你的②电子邮箱了,打开看看!今天,你奶奶坐③汽车从老家过来,大约10点半到,记得去接站吆。书房台灯的④灯泡坏了,买只新的换上”。从留言条上看,这个家庭享受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包括(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当堂演练——巩固提高 在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成果后,某同学笔记中的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发明:火车、汽车、飞机
B、 特点:电力的广泛应用
C、 开始:美国、德国相对领先
D、 影响:使生产力迅猛发展当堂演练——巩固提高 完成《导学测评》P25页选择题第1、2、3、5题;
拓展题第8题。课后练习——百尺竿头 课 件 制 作 说 明 为更好地辅助完成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我设计制作了本课的课件。整个课件分成“由表及里——成就多多”、“学以致用——我来参与”、“余音绕梁——影响深远”、“综合比较——开拓思维”、“学习感悟——中外关联”、“当堂演练——巩固提高”、“课后练习——百尺竿头”七个部分组成。
同时,在课件中,我注重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综合、有效形式,切实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切实加强学生依据具体史料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和多角度、深层次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所学、有所得、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 题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在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加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等史实。
2、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客观的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2、在分析工业革命相关科技革命成果、影响等问题时,充分运用爱迪生、
垄断组织的产生等资料,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3、分析教材中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资料,并做到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创造人类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难点
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
方法
本课以提问、史料阅读等多种方法为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运用辩证思考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做到论从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备注
导入
新课
自主
学习
成果
展示
教学环节
由浅
入深
学以
致用
教学环节
展示
答案
影响
探究
教学环节
小结
对比
情感
升华
教学环节
板书
设计
课下
作业
课后
反思
(以视频方式引入新课程的学习)
在视频里,如何才能到达“女主角”的家中呢?汽车、飞机、拖拉机、牛车。这些新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什么时候走进人类生活之中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板书)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请拿出课前下发的导学案,认真阅读、对照课本第121页至第124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栏目内容,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表》,时间五分钟。
学生对照课本自主学习填写《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表格。
时间
发明
发明人
国籍
地位
新能源利用
电力
1820年
丹麦
为发电机创立
奠定理论基础
电磁感应
西门子
“发明大王”
石油
1861年
首个油井
美国
重要能源之一
新动力装置
1876年
内燃机
奥托
德国
新交通工具
1885年
莱特兄弟
新通讯工具
1876年
电话
贝尔
美国
方便了人们沟通
(安排学生按照表格顺序依次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并同时打出答案,让同学们核对答案。)
刚刚我们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下面我们逐一看每一项成就,在理清思路的同时,按照表格顺序,逐一加深对各项成就的学习。
教学过程
1、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现象;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这二者为发电机的创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3、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在1866年发明了发电机。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成功运用了奥斯特、法拉第的理论;
4、后来人们又思考如何把电能转化成动能,发明了电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出现,使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人类由此进入到“电气时代”;
5、在电气时代的众多发明家中,爱迪生的贡献特别大、特别特出,1879年,他发明了碳丝灯泡。爱迪生一生中取得了一千多项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他说“天才是1%的灵感+99%的汗水”。
6、在电力方面人们发明了发电机、电动机,在动力装置方面,也有了新的革新。以前的蒸汽机,体积太大,运转缓慢,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出现了内燃机。1861年德国人奥托发明了内燃机,改变了蒸汽机的缺点与不足,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重大成就。
7、内燃机发明之后,被广泛运用到了交通运输领域,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取得发明专利。
8、空中交通水平的提升: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行者”号在世界航空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9、新能源石油的开采利用。1870年,全世界的采油量只有80万吨,而到1900年就猛增到了2000万吨,成为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
10、新通讯工具的发明。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
翻开《导学案》第二部分《学以致用》以检验成果。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找一找英国商人查尔斯先生在1921年享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划横线的位置)哪些是可能的?哪些不可能?
1921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坐电车到码头,乘轮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美国时,已近日暮,
教学过程
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晚餐后,威廉邀请查尔斯去游玩。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
答案:可能的有:电话、电车、轮船、灯火通明、飞机、汽车;
不能的有:电脑配件(二战后出现)、发短信(20C90年代)
翻开《导学案》第三部分《影响探究》,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将全班分为五个大组,各小组讨论得出自己的看法与认识。时间四分钟。
材料一:
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
1850年
9
1860年
13
1870年
20
1880年
27
1890年
41
1900年
59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出: 生产力极大提升
材料二:1870年,当洛克菲勒把四个炼油厂合并成有100万美元的美孚石油公司的时候,他的生产量只占全国炼油量的4%,而在1879年,由于合并了14家大石油公司,并控制了另外26家石油公司多数股票,一下子就垄断了美国石油产量生产的90%。同时,他还掌握了产油区的铁路和输油管道,建立了自己的仓库和码头,拥有上百艘轮船的运输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原油生产到炼油、运输、销售一套完整的系统。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出: 垄断组织出现
材料三: 材料四:
教学过程
3、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得出: 各国发展不平衡,埋下一战伏笔4、其他方面: 社会生活大变样,科学技术两面性
翻开《导学案》第四部分《试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 间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领先国家
英国先行,他国继起
美德领先,多国同时
标 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成就
动力、交通、新能源
动力、交通、新能源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发 明 者
工匠、技师、普通人
科学家、工程师
发明基础
生产经验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学习感悟,中外关联。对比分析、总结中国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当我们站在20世纪初的门槛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我们看到的是高楼林立的街道、摩肩接踵的人群、栉次鳞比的汽车,以及新兴出现的各种新交通工具;我们看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便利化景象,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时期的中国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与之差了很远,以致于在120年后的这个甲午今天,我们依旧不能忘却那个1894年发生的事情,我们依旧不能忘记那个1901年签订的条约,这些都深深的告诉我们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这一切,幸好在现在,都已有了巨大的改变:从神舟号系列飞天共圆国人的飞天梦到蛟龙号入海探求海底的未知;从一辈辈科技先驱呕心沥血、奋发图强到“863计划”追赶世界潮流的脚步,我们正一步步走在迈步向前的道路上,我们也正一步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道路上。在这条路上,也许有困难、也许有挫折、也许有坎坷、也许有磨难,但不管多少艰难险阻、不论多少困苦艰险,只要我们坚定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在这条路上,我们要想发展,就必须紧跟世界潮流,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唯如此,方未来可期;唯如此,方前途可待。
教学过程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成就多多 二、影响深远 三、小结对比
1、新能源 1、生产力提升
2、新动力 2、垄断组织出现
3、新交通 3、各国不平衡
4、新通讯 4、埋下一战伏笔
5、社会生活变样
6、具有两面性

完成《导学测评》P25页选择题第1、2、3、5题;拓展题第8题。
备注
备注
备注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