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1 18:47:48

文档简介

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教学目标
一.知识:
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二.方法:
通过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流程:
2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有所了解,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也能经常接触到关于与科技革命有关的内容。
(2)方式方法: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进行一些分析、总结和评价。
3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课
请同学们猜三则谜语,打日常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
同学猜三则谜语,打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
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电灯)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钤,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电话)
一只箱子方又长,两条辫子竖顶上,接上电线跑得欢,接送乘客忙又忙。(电车)
这些谜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与电有关)同学们还能说出在生活中与电有关的哪些器物?(电视、冰箱、电梯、空调、电饭锅、电熨斗、电脑、电热水器等等)同学们列出这么多电器,可见“电”这种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走进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1课,人类迈入电器时代。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活动2【活动】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人类何时进入“电气时代”?叙述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去的?
(2)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有哪些成就?
(3)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汽车被制造出来,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
(4)汽车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汽车工业呢?请同学们看“动脑筋”,然后讨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我们该怎么办?
(5)最早的飞机在什么时间由谁制造出来?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谁?
(6)简单说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活动3【讲授】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可以和同桌及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后定论。
开展小组合作,班级有固定的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将自己的问题向小组提出解决,最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向教师提出。
师生合作,共同解决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
活动4【练习】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 )
  A.石油 B.电力 C.煤炭 D.水力
 3.在1879年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的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西门子 D.爱因斯坦
 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A.电话拜年 B.乘公交车上班
  C.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
  ①美国 ② 德国 ③日本 ④英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的是( )
  A.莱特兄弟 B.瓦特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7.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8.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类似表现的方面是( )
  A.新电力的广泛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又是以什么为动力的?
(3)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活动5【测试】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活动6【作业】课堂小结:
课件25张PPT。第20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
一.知识:
知道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时间及发明者。
二.方法:
思考和讨论“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要问题:
(1)人类何时进入“电气时代”?叙述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去的?
(2)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中有哪些成就?
(3)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交通工具—汽车被制造出来,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发明者是谁?
(4)汽车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汽车工业呢?请同学们看“动脑筋”,然后讨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我们该怎么办?
(5)最早的飞机在什么时间由谁制造出来?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谁?
(6)简单说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人类何时进入“电气时代”?叙述电是如何 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际生产生活中去的?“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机械能电能发电机电动机电能机械能原理:电磁感应(2)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
他一生中有哪些成就?“发明大王”爱迪生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数量多: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著名发明有:留声机 、活动电影机 、电灯、电报、第一架实用打字机……
他最伟大的发明:电灯(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天才是1%的灵感

99%的汗水(3)19世纪80年代,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汽车被制造出来,汽车的动力机
器是什么?这种动力机器何时发明?
发明者是谁? 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是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被称为“汽车鼻祖”。 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内燃机的发明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奔驰汽车的演变(4)汽车的出现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汽车工业呢?请同学们看“动脑筋”,然后讨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我们该怎么办?
(5)最早的飞机在什么时间由谁制造出来?在飞机制造方面,我国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谁?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6)小组讨论说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 
2.在1879年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的是 ( )????? ????????????????????????????????????????????????
  A.牛顿????B.爱迪生??? C.西门子??D.爱因斯坦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
  ①美国? ② 德国???? ③日本?? ④英国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考考你4.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的是(??? )??????????
  A. 莱特兄弟 B.瓦特 ??
C.卡尔?本茨? ?D.爱迪生
5.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6.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A.电话拜年????? B.乘公交车上班??
  C.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又是以什么为动力的?
(3)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国家年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70年1913年31.8%14%10%6%23.3%35.8%13.2%15.7%《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
1、请想一想这个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
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动脑筋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我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提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时,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过机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新的科技革命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①学习借鉴最新科技成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③坚持
改革开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发展才是硬道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一: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落后就要挨打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建和谐社会知识体系: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电气时代的到来 19世纪70年代,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
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历入“电气时代”。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
国家的前面。“发明大王”爱迪生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他的发明正式注册的就有一千三百多种之多,被
誉为“发明大王”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次等人 设计出内燃
机。他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20世纪初,人们制造出飞艇。1903年,美国的莱
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影响: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密切了世界各地之
间的联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