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歌曲采用大调式、4/4拍,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规整对称。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得到一定增强。他们已经有了些许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对于音乐欣赏课,他们能够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对于作品中乐器的辨别能力稍强,值得指出的是他们有时会缺乏耐心的倾听。对于音乐学唱课教学,他们能够感受不同节奏型,能够认出歌曲的拍号,唱准节奏。学唱歌曲积极主动,音准较好。对于律动与音乐活动,他们最为喜欢,在这两方面均表现出色,自信得以彰显。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极强,自制的打击乐器美轮美奂,深受好评。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用弹跳、活泼欢快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乡间的优美情调,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整首歌曲的感情体验,从力度、情绪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认识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以及对弱起和休止节奏的正确、规范的把握与演唱。
4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有弹性、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难点:(1)规范演唱与运用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
(2)弱起、反复记号、同音反复、八分休止符的认识与把握。
(3)试唱第一部分的二声部,初步感受二声部和谐统一的音响。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田野在召唤
一、导入
1、师: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寒假生活,我们又一次相聚在了美丽的学校,不知不觉中也迎来了一个温暖而别致的春天。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李老师最喜欢春天了。春天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吸引来了辛勤的蜜蜂和戏耍的蝴蝶,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小草绿绿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当我漫步在校园,一缕缕的春风吹到我的脸上,就像柔软的纱巾轻轻拂过一样,让我感到特别的舒服。咦,孩子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或动作来模仿一下春风呢?看谁模仿的最像。
生(生自由模仿)
师:看老师是怎么来模仿的。
x---|x---
Hu
师: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有什么特点呢?
生:(反馈)。
师:(中强的力度、轻柔的声音)让我们大家一起模仿模仿吧。全体起立,我们的口诀还记得吗?两眼平视有精神、下巴尖尖朝下立、站立如同小青松、小肚微微往回收。
师:同学们真精神!眼前仿佛有鲜花,闻一闻,香不香,笑着深吸一口气,准备,起。
生:练习。(从下往上、从上往下)
师:关于春风,我们一般会怎么讲?
生:(反馈)。
师:那就让我们的音乐春风流动起来吧。老师说向哪,风就从哪吹过来。先从李老师这里吹起。
生:(练习体验)。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简直像春风一样,吹得老师太舒畅了。你们听,春风把谁给引来了。
2、(1)教师弹琴用“滴、嗒”范唱旋律。
2/4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
滴 嗒 滴 嗒 滴 嗒 滴 嗒
生答:春雨
师:是啊,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它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师:它的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我们试一次;声音如同乒乓球,再试一次。
(2)学生随琴演唱。
师:大家唱得真好,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
活动2【讲授】田野在召唤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曲调。
师:说到春天,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更多时候,想到的是去远足、去踏青,因为田野向我们发出了热切的召唤。
(教师口风琴吹奏歌曲旋律,学生感受速度、情绪。)
2、初听歌曲。
师:一群小学生同大家一样,也感受到了田野的热情,你们听,他们正唱着《田野在召唤》,兴高采烈的走向田野!
(播放歌曲。)
师:你感受到《田野在召唤》歌曲的情绪了吗?
生:欢快、活泼、热情。
三、听辨——学唱第二部分。
1、师:请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辨一下,哪条旋律更能体现他们欢乐愉快的心情呢?
(1)“第二条”:这是旋律中的附点音符感动了大家。它的出现,使节奏发生变化,随之音乐的情绪也有所改变!跟着老师拍一拍,好吗?
(2)师示范“附点音符”独特的唱法,生练习。
(3)认真听一听老师的范唱,留意老师是在哪个位置换气的?(3)请同学用la把这个乐句来唱一唱,注意附点的唱法。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聆听,下面这条旋律与刚唱的旋律有什么区别?
(1)师:后面怎么唱呢?生:短的、跳跃的。师:试试好吗?(练习)
(2)师:让我们把这两条旋律连在一起用la来唱一下。
(3)师:加上歌词试着唱一唱,如何?
3、复听歌曲二部分,设问:歌曲里面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了你?
(1)生:梯里通巴。
(2)师:这是一首意大利歌曲,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先来了解一下迷人的意大利。
(3)师:当我们来到这里,意大利的朋友会热情地召唤我们:“梯里通吧,梯里通吧!”“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4)生:(反馈)。
(5)师:说的好!梯里通巴就是快快来吧的意思。
(6)师:我们接龙演唱,怎么样?你们唱“梯里通巴”,我接唱后面的部分。
教师引导:两遍要有对比的演唱,第一遍就如同大家喊我,可是我没听见,再喊一遍时,你们为了让我听见,声音更响亮一些,情绪也更兴奋一些。把这种感觉唱出来。我们再试一次,如何?
(7)师:这感觉找的太对了!
四、复听歌曲前面部分——学唱第一部分。
(1)师生律动:《田野在召唤》,思考: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2)师: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那这首歌曲是在强位拍上起唱还是弱位拍上起唱?
生讨论,得出结论:弱位拍上。
(3)师:很好!这首歌曲的乐句开头都是弱位起唱,我们把这个小节叫做弱起小节!让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来把这个乐段用哒唱一唱?
(4)生练习。
(5)师:连续的八分音符我们要唱的均匀,再试一次,好吗?
(6)小游戏环节:“找不同”。
(7)师:大家太厉害了!那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同呢?
生:基本相同,前面相同,最后不同。
(8)师:分析的不错。第二句是第一句的同音反复,只是在乐句的尾音上稍作变化。琅琅上口,也非常容易被记住,大家觉得呢?
(9)师:我们添入歌词,唱唱看,注意那个渐强记号。
生:练唱。
(10)师:为了唱出欢快、愉快的心情,我们可以用灵活的舌尖吐字咬字,就象这样(教师示范)。
(11)师:这部分情绪是活泼欢快的,老师要从你们的脸上看到欢快的表情哦。
生:练唱。
五、完成演唱歌曲。
1、有信心完整演唱第一段吗?
2、跟琴唱第二段。结束音的处理,就像在吹气球,一直送气。
活动3【讲授】田野在召唤
六、初识二声部,并试唱第一部分。
(1)师:大家肯定发现了,这是一首二声部歌曲。刚刚我们一起学唱的是高声部。低声部则用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的再现了一队出游的小学生,大家听听看,二声部的和声效果如何?
(2)师:有何感受?
生:有了低声部的衬托,我觉得这首歌更好听了,很优美。
(3)师:丰富的和声效果,让我们更完美的感受到了自然界中和谐美妙的音响。
(4)师:请大家认真看歌谱,听老师范唱下前半部分的低声部。
(5)师:低声部大家熟悉吗?是谁的声音?
生反馈并练唱。
(6)师:大家知道吗,在演唱二声部时,不仅要唱准自己的声部,同时也要聆听其他声部的声音,这样才能拥有天籁之音。
(7)师:小雨点的声音深入你心了吗?敢不敢挑战一下自己?李老师弹高声部,大家唱低声部。
师生合唱。
(8)师:二声部歌曲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很好的,需要多听、多唱。我相信经过下节课的学习与练唱,大家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活动4【活动】田野在召唤
七、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师:好了,又到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环节了。今天的乐器在李老师的心中,可谓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大家想不想认识认识它们和它们的小主人?
(2)生上台交流,并分享乐器与小伙伴。
(3)师:那大家觉得如此欢快的歌曲,我们应该选择哪种乐器为歌曲伴奏呢?
(4)生:(交流)。
(5)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带着满满的幸福与快乐,一起奔向田野吧!
活动5【活动】田野在召唤
八、总结
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一起去美丽的田野,在田野里再高声唱起我们今天学到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