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老鼠和大象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11 21: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鼠和大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学习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用说唱结合的形式,幽默、形象的表现歌曲,明白待人友善,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做事情的道理。
2、通过学习歌曲掌握连续的前八后十六弱起节奏型并能将一字多音的乐句唱准确。
3、通过拓展欣赏《哪吒再生》引导学生体会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变化所营造的不同效果,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首带有念白的歌曲,这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对于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以童话的形式出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有极大的兴趣。
1、学生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1)学习的可能起点
首先是对叙事性歌曲的音乐形式已经很熟悉,能够从中找到鲜明的音乐形象,并给予表现。弱起小节的歌曲也已经接触了很多,例如本册《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等,但对于弱起的十六分节奏(0XX)开始的歌曲还不能准确把握。
2)学生的现实起点
学生对于歌曲中的音乐形象比较熟悉,能够准确说出其形象特征,但如何准确用音乐的手段表现音乐形象还有待引导和学习。其次,对于弱起的十六分节奏的掌握比较困难,本歌曲又将其放置于歌曲的开始部分,更加大了难度,如何引导和采用辅助措施使学生掌握是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2、学习态度分析
歌曲中的音乐形象都是学生所喜欢的,在她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也常常出现,因而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形象。在表演创作方面,四年级的学生仍有较强的童真和表现欲望,利用其这一特征,可以让学生在演唱的同时模仿、表演、表现音乐形象,增加其学习的乐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说唱结合的形式,表达歌曲幽默、诙谐的戏剧效果。
2、教学难点:前八后十六弱起节奏的掌握,以及一字多音的演唱。
4教学过程
导入:
1、初听:
师: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殿堂,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音乐中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些什么呢?(生:大象驮着糖果和鲜花,老鼠嘲笑他)一段短小的音乐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老鼠的渺小,以及他自不量力的下场,而大象善良乐观的生活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阳光的使者,正能量的化身。
2、复听
模仿声音
大象
师:说到大象,谁会模仿它的姿态?一生模仿
(扬鼻子的动作)
高兴起来会怎样
师:一起来模仿一下,恩,好自在的大象呀,能再悠闲一点吗?摇摆起来,真是越来越形象啦
师:大象闻着花香幸福的唱起“啊”(师范唱)
师:我们也来闻闻花的香气,轻声唱一唱,感受一下大象的心情。
师:吸气,保持住,轻轻地送出来
生唱
师:把自己想象成腰肢粗壮的大象,打个哈气,轻轻的唱出来
师:注意,高音的地方腰上使点劲儿,用气息带动声音,女同学先试试
师:男生也来感受一下
师:在律动中再来体会
师:大象还有什么形态特点?(生说也可动作表演——走路很笨重)
师:恩,稳重的步伐,速度呢?(生)
师:很适中,我们也来试试,用手指肚轻轻拍打桌子边缘,注意速度,(过程中强调
适中的速度,在稳一点,匀速前进
师:大象提示驮着糖果和鲜花喜心情如何?(生··)
你能带着这种心情走起来吗?。(评价:真是一群充满阳光的大象)
师:跟着音乐中的大象一起走一走吧!(第一段原唱,并在末尾处+吱吱吱吱)
老鼠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到老师把谁加进来了?
师:小老鼠行动起来有什么特点?(恩
总是偷偷摸摸的
探头探脑的!你能表演一下吗?(生)师:真形象,老师也想试试,做动作加叫声——师:0
XX
XX
慢速)
师:一起试试(慢速一遍)
师:注意观察,是先有声音还是先有动作?一起来。
师:真准确,现在我们增加点难度,仔细听(手指课件)
师:你能试试吗?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连小老鼠贼溜溜的眼神都表演队那么逼真,我们也来表演一下。)
师:分组展示一下,一先来,二组再接上,注意看指挥。(师指谱例给两个手势指挥)。
师:(分组后)一起来
师:孩子们想想一下,当老鼠遇见了大象会是怎样的场面呢?我们来试试,一组表演大象、二组扮演老鼠。注意他们各自的神态特征!
师: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来感受他们形象,(同学们配合得真默契,老师也想和大家合作合作,我们用唱双簧的方式一起唱唱大象的歌,可以吗?
第一段
师生双黄唱。
有的同学真会体会音乐,连表情都那么投入,我们也带着这种感觉轻声唱一唱。
如果说这一段表现了大象愉快的心情,那你觉得哪一句最能表现出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节奏吗?(附点)
如果没有他会怎样?我们来听听。(师弹琴)
哪一种更好?为什么?(更欢快了)我们来唱唱
还有一个表情记号,是谁?(连音线)
连音线使一字多音的地方变得更连贯更柔美了,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其实我们这句还可以唱得更好,你听(师范唱:和鲜花)
感觉嘴里真的含了一个糖果,把口腔打开,每个字唱圆了。一起试一试。
在歌曲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有连音线引领的一字多音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在音乐中再来体会大象的心情。
第二段
师直接读第二段老鼠的大象——老师刚才这段演唱在形式上前面有什么不同(说唱)
说唱是以节奏作为依据进行的,作曲家潘振声先生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现了小老鼠诙谐滑稽的艺术形象。你能准确的把这种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吗?开始吧(生读,师引导表情动作)师:大家看,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用怎样的语气表现很小很小的?后面这句哪个是重点词语,“出溜出溜”,偷偷摸摸的神情一下子就出了,这句呢?师给手势,再来一遍。大家有没有发现,读的时候力度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怎样的?师:恩,下面找同学分句表演一下,张三第一句、李四第二句···中间抒情部分的啊由老师来完成。(师:夸张的引导动作表情)
师:最后这位同学你刚才语气把小老鼠着急的心情表现的太逼真了(最后一句),能把这句再来一遍吗?一起试一试!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从开始到结束小老鼠的心态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开始的偷偷摸摸,到后来嚣张得意,在声音力度上做怎样的变化呢
师:想象着自己就是这只小老鼠,带着这种感觉身临其境地表演一遍吧!
第三段
师:接唱第三段。如果你是这只花猫,看到小老鼠得意洋洋的样子,你会怎么表现?
能用你的歌声表达出来吗!注意:演唱时要注意哪些?(生回答)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唱好。
完整唱
能用这样的歌声完整讲述一遍这个故事好吗?(注意不同动物形象的不同表现)+是在第二段加吱吱
老师刚才把谁的叫声加进来了?哪一组想加入到我的行列中?(指定一组学生和师一起
吱吱)其他小组我们分角色表演唱,一组大象的歌,二组老鼠的歌,三组花猫的歌。注意各自的形态特点。
(四)、小结
师点明故事的寓意:同学们,在今天音乐故事中,你有哪些收获?我们看到了充满正能量的大象,同时也看到老鼠不自量力的下场。
(五)、拓展
在音乐的海洋里,有趣的音乐故事还有许多,哪吒闹海的故事你听过吗?师:哪吒被龙王逼死后化成了一颗银丹,被仙鹤衔到金光洞里,在他师傅的帮助下由莲花重生,最终战胜了龙王(边说边出示图片),这就是哪吒再生的故事,这是一首民乐合奏乐曲,下面我们先来欣赏第一乐段,仔细听听这三种乐器是按什么顺序出现的,(笙、笛子、扬琴),在这个过程中用心体会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师: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场景?(神秘,越来越亮、金光闪闪、缓慢的速度、朦胧的音色把我们领进了云雾缭绕的仙境)?(PPT)
师:是什么给你带来这样的想象呢?(乐器的音色)
师:扬琴的音色特点:它的音色明亮清脆。慢奏时,如泉水叮咚,快奏时又如潺潺流水。
笙:它透明度强,有着特殊清亮,可奏出细如丝、亮如晶的细腻音色和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震撼效果。
笛子:的音色清脆嘹亮
,它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可演奏出连音断音、颤音和滑音等色彩性音符,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声音清脆明亮。
师:这样清脆明亮的音色营造出了金光洞里,金光闪闪,与雾缭绕的仙境。
师:我们接着来听下一个片段,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音高上有什么变化?
生:越来越强、快、高,
师:那此时音乐所表现的哪吒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哪吒在抬手、伸腿,慢慢地睁开眼睛)我们也抬抬手伸伸脚,跟着音乐感受一下。(再放第二段)
师: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听,这段音乐描绘场面的是这两个中的哪一个?听听这段节奏有什么特点,
强烈的节奏增加了紧张的气氛,表现出哪吒报仇的急切心情。这段汲取了戏曲中急急风的表现手法,急急风你了解吗?(课件)戏曲打击乐的一种打法,节奏很快,大多用来配合紧张、急速的动作。其中最能表现强烈节奏的乐器就是板鼓。(图片)在我们这段音乐中也有他的身影,不知道你听到了没有。
全曲共有四个部分,还有一段我们还没欣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完整欣赏,注意在师徒相见的部分音乐的旋律有何特点,它是如何表现师徒二人心情的。
(六)、总结:
孩子们,音乐源于生活,更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生活,奇妙动听的音色为我们营造不同的意境,跌宕起伏的旋律,有高潮、有低谷,有辉煌、有失落,时紧时松的节奏有激昂、也有幽婉,这些微妙的变化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音乐形象。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