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故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哼唱歌曲,了解歌曲旋律的发展。
2、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及切分节奏。
3、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思乡情感,对于现在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要正确处理好音乐的情绪起伏外,还应该向学生介绍在海外的华人眷恋祖国的事,结合欣赏《橄榄树》,《故乡的云》等歌曲,从多个侧面启发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情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2、能模仿节奏,并能哼唱部分旋律。
教学难点:歌曲主要节奏的学习 ,体会三拍子节奏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在新课之前,老师先让大家听一听,听完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海鸥,海风海浪的声音,创设出海边的气氛)
生自由回答。
2、由于我们处在平原,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大海,不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海上和海底看一看。(出示图片)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大海不光有美丽的外表,还有丰富的资源,大海对我们很重要,它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故乡,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关于大海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活动2【讲授】二、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歌曲,出示歌谱)
1、聆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2、师问:从音乐中和歌谱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师提示旋律,节奏)
3、说说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4、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乐谱,感受歌曲带给的情感共鸣。
(1)旋律:歌曲中主要突出了哪些音符和记号?
(四分附点音符,反复记号)
(2)旋律线(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前两句的旋律线)。
师::我们划出的旋律线像什么?
生:像大海的波浪。
(3)师:“大海啊,故乡”重复出现,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
这两句的音高与前两句的音高相比有什么变化?情感又有什么变化?
(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那后半部分的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什么变化呢?
(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些)
5、学习歌曲的主要节奏,体会三拍子节拍特点。
师:歌中的大海给我们带来了微起波澜印象,这是由于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歌曲的主要节奏型。
(出示节奏型)学习节奏,先用哒读,击掌打拍点,跟着老师读节奏。
6、学生随音乐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活动3【活动】三、表现创造
艺术处理——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音乐
你能说出几种演唱形式吗?
(生答:独唱,齐唱,合唱,领唱,对唱)
让我们来欣赏一首童声合唱的《大海啊,故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的时候,我们可以小声哼唱。
(播放合唱)
活动4【活动】四、拓展延伸
不仅这首歌表达了思乡之情,还有许多歌曲也表达了这种情感,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带来了几首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故乡的云》《橄榄树》欣赏音乐。
活动5【作业】五、小结
今天我们听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欣赏了两首其他的艺术作品,我想同学们对乡情一定有了深深的感受,也希望同学们课下多去听一听这类的歌曲。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再见。
课件18张PPT。 四年级音乐想一想:1、从音乐和歌谱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
节奏:严谨,规整。
2、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一位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歌曲中主要突出了哪些音符和记号?附点四分音符,反复记号。 跟着音乐的旋律画旋律线。 聆听歌曲第三、四乐句。感受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第四句比第三句演唱力度更强,情绪更激动。歌曲的主要节奏(切分节奏)用“哒”拍打这条节奏你能说出几种演唱形式吗?独唱,齐唱,合唱,领唱,对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