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华东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新华东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3 19: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协作教师
设计时间
授课时间
总 课 时序 数
授课人
学习内容
第6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学习
目标
甲骨文的出土以及它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与商朝历史的研究;青铜工艺产生和走向鼎盛的时间,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青铜工艺处在世界领先水平,金文。
学习重点
甲骨文;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
甲骨文的字形结构,青铜文明
学习准备
导 学 过 程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大家看课文第30页,你能认出以下几个甲骨文字吗?由此导入新课。
(一)阅读教材,完成预习题
甲骨文:______时出现的刻在________和________骨上的文字,又称 ,发展成今天的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
青铜器:是_______ 、________、的合金,______是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著名的有____________和 ,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 ,或 ,四川 出土的青铜 面具,神树等反映商代巴蜀文化。
(二)自学检查:小组内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三)交流合作
1、什么叫甲骨文?(学生读课文) 2、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强调:王懿荣) 3、甲骨文在文字演变中的地位?(强调: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一脉相承) 4、什么是构字四法?
要求学生到黑板前完成“思考与讨论”:山(象形)、刃(指事)、林(会意)、渭(形声)。
5、甲骨文后相继出现哪些字形?(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二次备课
孟匠中学课堂导学设计导 学 过 程
6、青铜器是的铸造过程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P32) 7、青铜器按照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四)展示提升:
(五)学习反馈
1、我们今天的汉字时从什么发展而来的( )
A 竹.书 B 帛书 C 甲骨文 D 金文
2、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那一项不正确( )
A 主要是刻在龟甲上卜辞 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上朝开始D甲骨卜辞主要记录和反映了商周时期奴隶生活状况。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黄帝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4、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
A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5、“青铜文化”时期大体上相当于我国的( )
A原始社会初期 B 原始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形成和繁荣时期 D 奴隶制到封建制变革时期
6、举世文明的“三星堆”文化主要覆盖地区是 ( )
A中原地区 B 长江下游 C 成都平原 D 江汉平原
7、以下哪一项不符合“青铜文明”的表述
A只有青铜铸造技术 B 手工艺以青铜铸造为主
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D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繁荣
8、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创造者 ( )
A奴隶主 B 贵族 C 奴隶 D 平民
(六)学习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