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欧·亨利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一生的经历非常丰富。幼年丧母,15岁即走向社会,先后做过药房学徒、牧羊工、会计和银行出纳员等。后来他被人控告,涉嫌盗用公款。为了避免受审,他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后因妻子病重,冒险回家而被捕入狱。
贫困的岁月,流浪的生活,监狱的禁闭,以及和各种各样人物的接触,大大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于是,他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写短篇小说。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和一篇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
》等。他的作品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品质,揭露上层社会的无耻与专横腐败。艺术上精于构思,往往有曲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使人回味无穷。
1.学习巧用悬念安排故事情节的写法。
2.分析人物描写。
3.品味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馈(
)赠
抽噎(
)
吝(
)啬(
)
鹌(
)鹑(
)
晦(
)涩
相形见绌(
)
忐(
)忑(
)不安
白皙(
)
玳(
)瑁(
)
啜(
)泣
kuì
yē
lìn
sè
ān
chún
huì
chù
tǎn
tè
dài
mào
chuò
xī
德拉和杰姆
徳拉的笔墨更多
2、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写谁的笔墨更多?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圣诞节前,德拉牺牲了自己引以为骄傲的美发为丈夫杰姆买来圣诞礼物——表链;但杰姆放弃了金表为德拉
买回美丽的发梳。
两人珍贵的礼物
都成了无用的东西。
思考:
1.按小说情节把本文分为四部分,如何划分?各写什么意思?
①开端(1-3)想买礼物
③高潮(20-39)互赠礼物
④结局(40)赞美礼物
②发展(4-19)买到礼物
文章开篇设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德拉不怕落个吝啬的恶名而节省下“一块八毛七分钱”。原来是为了给丈夫买圣诞节礼物。这使故事一波三折,更能引人入胜。而文章多次提到“一块八毛七分钱”,强调了德拉的家境贫寒,经济拮据,致使德拉购买圣诞礼物的希望难以实现,为德拉卖美发做了铺垫,这样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衬托出他们爱情的纯洁无私。
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尤为可贵的是心地纯洁善良,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
1)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德拉要卖头发为丈夫买礼物的决定。
(2)心理动作描写:写德拉内心的矛盾与难过。
(3)心理动作描写:表明德拉内心的喜悦、幸福以及对丈夫由衷的感谢。
(4)语言描写:表明德拉对礼物的真爱,对丈夫的爱。
(1)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
(2)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3)但她还是把这套发梳搂在怀里不放。
(4)“漂亮吗,吉姆?我走遍全市才找到的。现在你每天要把表看上百来遍了。把你的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男主人公吉姆在文章中一出场,从外表上看,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他是个很瘦削、非常严肃的、可怜的人
你认为我们的吉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小说写吉姆的文字虽说没有写德拉的多,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他为了给妻子带去节日的快乐,甘愿牺牲祖传的、也是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金表,足见其对德拉的感情之真。尤为突出的是,他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粗枝大叶,他对妻子体贴入微,知晓妻子梦寐以求的是那百老汇路一个橱窗里的一套纯玳瑁发梳,这里又显现杰姆对德拉的感情之深。难怪吉姆看到失去长发的德拉时,是那般的神情恍惚
。
“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为什么他们“最聪明”?
互赠的礼物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但他们却得到了世间最宝贵的礼物——爱。小说借此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一对贫穷的年轻夫妻想互赠圣诞礼物,结果阴差阳错,两人珍贵的礼物都变成了无用的东西,然而他们却得到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爱,从而讴歌了纯洁的爱情之美。
在这篇凄美动人的故事中,我们应从德拉和杰姆身上汲取哪些可贵的东西?
学会去爱他人,理解、尊重他人的爱。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