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 第七课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商鞅变法(一)原因
1.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
变法以增强国力。2.统治者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
观上要求变法图强。(二)变法的主要内容⑴政治——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①制定20级爵位(奖励军功)
②实行中央集权制(行县制)
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⑵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①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生产好的农户可免徭役,投机商人、及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要受惩罚
③统一度、量、衡
作用: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⑶习俗——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三)变法的意义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并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学 思
之 窗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商鞅正确的决策和改革的决心,不畏权贵、执法如山3)统治者的鼎力支持4)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5)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石器耒耜青铜铲铁农具铁农具的使用出现:
扩大: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说 一 说 铁农具为什么
能较快推广 ?生产力水平提高牛耕的使用使用:春秋末年推广: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封建制度确立: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位置:
修建时间:
主持修建者:岷江中游,今四川都江堰市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结果1.什么制度逐步确立起来了?
2.哪一个阶级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我国的什么社会形成了?封建制度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封建社会秦统一六国人物:秦王嬴政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10年时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中国古代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结: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出现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封建社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