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电是什么【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电是什么【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14 16: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电是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学习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两种电荷的推导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X
Kb1
.C
om
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电荷量: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
,简称
,符号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6.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如:
、玻璃、塑料等。
二、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电荷
1、阅读课本32页至33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叫做接触起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2、认真观察15.1-1并阅读33页内容,完成有关问题:
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
(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
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可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__
,异种电荷
___

3、电荷量:
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
单位是
,简称
,符号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⑴、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
_________
的性质。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⑵、用专门的检验仪器。
5、验电器:观察课本33页图15.1-2,结合课本的有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种新的仪器——验电器。
(1)验电器的原理是



(2)验电器的用途是


(3)验电器的构造有

探究点二
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认真阅读元电荷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由

组成,
位于原子的中心,
带正电,
带负电。
(2)人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做
______
,常用符号
表示e=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
,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对外不带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个不同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4)注意:“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探究点三
导体与绝缘体
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实验:
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
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2、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如:
、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如:


等;
(3)金属导电靠的是
,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是靠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拓展练习】
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_______程度(填“潮湿”或“干燥”),以防止因_____________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3、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散热风扇上会粘很多灰尘,这是因为扇叶在转动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可以_______轻小物体的缘故。验电器是根据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4、在学完摩擦起电后,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________带电;若通草球被排斥,则通草球__________带电。(均选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
5、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 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______电。
6、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一定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一定带负电
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w


W
w
.x
K
b
1.
c
o
M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
8、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B排斥A,B吸引C,则把A和C靠近时,将(

A.互相吸引
B.互相排斥

C.没有作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在研究静电现象的实验中,发现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中最合理的是(

A.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B.两个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肯定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D.可能一个物体带电,另一个物体不带电
10、一个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


A.该物体中只有电子
B.该物体没有质子
C.该物体得到了电子
D.该物体得到了质子
11、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消失了
12、用手拿一铜棒和丝绸摩擦,则铜棒上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正电或带负电不能确定
D.不带电
13、当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地时,金属箔就闭合,这是因为


A.金属箔中电子转移到大地


B.金属箔中质子转移到大地
C.大地上的原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大地上的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14、下列四组物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A.人、大地、油
B.金属、电木、橡胶
C.石墨、大地、盐水
D.玻璃、纯水、陶瓷
15、导体容易导电是由


A.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离子
C.导体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
D.导体中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