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2节 让电灯发光

文档属性

名称 【教案】第2节 让电灯发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14 16: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让电灯发光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路组成,记住电路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
2.连接简单电路,使小灯炮发光,并画出电路图。连接简单串、并联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3.养成学做结合的学习态度,在连接电路以及排除故障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难点:短路及其危害;根据实物图或电路图判别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涉及到“电”这个名词,请大家想想,如果没有了电,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么样呢?(由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2、新课教学
(打开教室日光灯的开关,日光灯亮)
请同学们观察及想想,老师闭合了教室的日光灯开关,灯就发光了,那究竟要哪些条件才能使它们发光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需要电源、导线、用电器(日光灯)和开关才可以让灯发光。
那么,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就组成了一个电路——电路的组成,下面由哪位同学来举个例子:我们生活中哪里有电路啊?(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
(活动1)怎么连接使小灯泡发光?
(小组讨论,连接好电路,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不要将导线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连线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电路连接完成检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若发现有“接触不良”的现象,教师帮忙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小组代表宣读实验结果并发表见解和意见)
教师提问:电路当中各部分都会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讨论回答)
元件
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
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
用电器
利用电流来工作的器件
开关
用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
导线
把用电器跟电源、开关等连接起来
我们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电路,物理学中,电路的这些器件都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由这些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的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下面请同学把刚才实验的电路图画出来。
(选用几位的学生电路图,由全体学生讨论应该怎样正确画电路图,需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在画电路图时应注意:
①.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
②.连接线要画成横平竖直;
③.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
示范:
(课件演示):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电路中有电流的电路——通路;
(实物演示):断开开关(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不发光——开路;
(课件演示):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端连接——短路。这种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导线烧坏,是不允许的。
(活动2)怎样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
(让学生设计不同的接线方式,并指导画出电路图,教师课件展示正确电路图画法)
(课件演示):
两只小灯泡首尾相连——串联,由用电器串联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两只小灯泡并列连接——并联,由用电器并联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同时观察两个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你有什么想法?
3.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
4.课堂练习(屏幕展示)
四、板书设计
第2节
让电灯发光
一、认识电路
活动1
怎样使一个小灯泡发光
二、电路的状态
通路
开路
短路
三、怎样画电路图
四、电路的连接方式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出发,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这种由于是学生耳闻目睹的,或自己体验的、感悟的,学生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课堂上学生动手及讨论的气氛也特别浓,连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动手操作。这节课学生在轻松、自主、交流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收获也是可想而知的。物理现象存在与学生的生活之中。教师平时要留意生活上的一些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判断,去讨论,懂得哪些现象涉及到哪些物理知识,并及时地反馈到课堂上来。我想只有对学生补充这样的资源,物理课程才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六、课后练习
开始
由日常生活需要用电的常识引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实物演示:打开教室开关使日光灯发光
设疑导入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活动1:使一个小灯泡发光
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在旁提醒需注意问题
学生代表宣读实验结果并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
活动2: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
教师引入,课件展示正确接法及电路图
学生总结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