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10: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第七课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学习要求认识:改革求发展,改革求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
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以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都江堰及秦统一六国。战国时期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背景: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都在进行政治和社会改革。
典型事例:战国初期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改革、战国中期秦国商鞅变法(影响最为深远)商鞅简介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王封他于商,因此后人称之商鞅。
一、商鞅变法(一)原因
1、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
  变法以增强国力。2、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
  观上要求变法图强。(二)变法主要内容⑴政治——削弱贵族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①制定20级爵位(奖励军功)
②实行中央集权制(行县制)
⑵经济——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①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生产好的农户可免徭役,投机商人、及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要受惩罚
③统一度、量、衡
⑶习俗——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
(三)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考与讨论: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参考:商鞅变法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一场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不取决于主持改革者的生与死,而是取决于该次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因为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以车裂,说明守旧势力的猖獗和统治者的昏庸;但是商鞅推行的改革使秦国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所向无敌,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富强的国家,这充分证实了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铁器牛耕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铁器出现以前,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什么农具?
铁农具跟原来的农具有哪些不同?
你看见过牛耕吗?说说什么样?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石器耒耜青铜铲铁农具铁农具的使用出现:
推广: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说 一 说 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1)铁制农具与其他农具相比具有优越性,比如:石器、木器、骨器等虽然廉价,但硬度不够,不耐用;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所以容易断;而铁器与它们相比,不仅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而且质地坚硬,并且很锋利,特别适合制造农具。
2)当时的冶铁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牛耕的使用使用:春秋末年推广:战国时期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教材延伸: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出现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封建社会形成三、都江堰 修建背景:?农业生产的进步,推动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很重视兴修水利,有的沿河修筑堤防,有的开掘运河,有的兴修水利灌溉工程。

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点:岷江中游(今四川都江堰市)

功能:防洪灌溉

都江堰的修筑原理 影响: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地位:都江堰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造福人民。
四、秦统一六国人物:秦王嬴政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年(10年时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四、秦统一六国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中国古代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下列描写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的某人发迹
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
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了所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即学即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