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导学案
姓名
班级
组别
自主完成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是变迁的;并归纳造成海陆变迁的三个原因。
2、学生能通过读图说出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4、学生能通过读图说出喜马拉雅山、太平洋、大西洋等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分三大块进行逐步深入的学习,从具体、局部的现象入手,到宏观的、全球的探讨,最后是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难点:
1、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归纳海陆变迁的原因;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
独立认真完成学案,用红笔做好疑难问题记录,以备讨论时做到有的放矢和高效。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用实例说明海陆是变迁的,那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1、读教材40页内容
(1)“沧海桑田”在地理科学上的正确含义是(
)
A、填海造陆种田
B、比喻世事的变迁
C、比喻海陆的变迁
D、在海边种植桑树
(2)下列词语中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A、沧海桑田
B、海枯石烂
C、瀚海成沙
D、钻井采油
2、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读40页“知识之窗”,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 ,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是 。
3、归纳提高:海陆变迁的方式有 、 和 三种,其中 和 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二)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以及证据:
1、阅读41页《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后,你有什么感想?
2、读41页图3.15
思考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可以拼合的这一事实,是不是巧合?依据是:
3、读41页图3.16“大陆漂移示意图”,说出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它的周围是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
,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4、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三)、板块构造学说:
1、但是大陆为什么漂移呢?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2、看书P42图3.17,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分别是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各个板块处于不断地
之中。
3、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在板块边界上,板块的运动方向有两种,一种是
,一种是
。
4、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
。说明板块运动特点是: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四)、学以致用:
1、读P42图3.17,从板块运动方向上考虑,完成下表:
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英国地震很少
日本地震频繁
用板块理论解释
2、分组讨论、交流:当地震发生时,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该怎样做?
三、课堂检测:
1.
喜马拉雅山中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
(
)
A.
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岛屿上的山脉
B.
喜马拉雅山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汪洋
C.
海洋生物原来生活在山上
D.
有人将海洋生物带到了山上
2.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
)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3.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
)板块挤压而成的
(
)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亚欧板块
4.
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形成
(
)
A.
裂谷
B.
岛弧
C.
海沟
D.
海岸山脉
5.
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分布有巨大的煤田,这说明
(
)
A.南极地区好久以前,气候非常暖湿
B.南极大陆原来处在暖湿的低纬,并形成了煤,大陆漂移带到今天的位置
C.该地的煤不是由森林演变而成的
D.南极大陆总体上向低纬漂移了
6.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
(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板块运动
D.
海水运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总结。
五、预习指导:如何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疏密特点,判别地形图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