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沪科版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沪科版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11-16 10: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校课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沪科版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枯叶飘落
2.下面几个物体中长度最接近6
cm的是()
A.排球的直径
B.容积为60
mL的墨水瓶的高度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
D.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3.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所示: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4.班里的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尺子测量一物理课本的宽,测量结果分别是:17.32
cm、17.34
cm、17.82
cm、17.33
cm,根据数据分析,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
A.17.45
cm
B.17.32
cm
C.17.33
cm
D.17.34
cm
5.下图为某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6.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7.(盐城中考)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8.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
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3
min,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A.3
min
B.2
min
C.0.25
min
D.0.75
min
9.如图所示,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绕公路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4分钟
B.3分钟
C.2分钟
D.1分钟
10.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
(1)如图1所示秒表的分度值为________s,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s.
(2)如图2所示小明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正确放置的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
12.在下图所示的漫画中,黑、白两个蜗牛在进行爬行比赛,它们同时从起点O出发,终点为A.请仔细观察并归纳结论.
(1)观察(b)图中两个蜗牛讲的话可知: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不同.
(2)分析比较(a)、(b)、(c)三图可知:爬完全程,小黑的速度是小白的________倍.
13.(泸州中考)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14.(昆明中考)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_,若小萌以5
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
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_____m.
三、实验探究题(16分)
15.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了“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并写出以下实验报告,请仔细阅读这份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
【实验步骤】
A.如图所示,组装好带有刻度尺的斜面;
B.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用电子表计时(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停止计时;
C.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测量小车的路程;
D.分别计算小车在甲到乙、乙到丙、甲到丙的平均速度,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记录与结论】
甲至乙位置
乙至丙位置
甲至丙位置
路程s/cm
64
时间t/s
2
4
平均速度v/(cm/s)
15
(1)请你将该实验小组实验报告横线上的空格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提示:不要求读出估计值);
(2)该实验报告遗漏的一项重要内容是:________;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四、综合题(6分)
16.甲和乙两个小球(小球大小可忽略)在平直路面从左到右运动,从计时开始记录,每隔0.1
s记录一次,记录的小球的位置如图1所示.
(1)由图可知,甲小球做________运动.
(2)从计时开始,乙小球前0.5
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根据图1的记录,在图2的坐标系中画出甲小球的s-t图像.
五、计算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6分,共26分)
17.一辆长150
m的列车,匀速通过长90
m的大桥需10
s的时间,求:
(1)这辆列车的速度;
(2)这辆列车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条长1
050
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18.每位司机都有一个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措施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一位司机的反应时间约为0.5
s,当他驾驶的汽车以54
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继续向前滑行了大约4
s后停止,汽车在这4
s内的平均速度约为8
m/s.求:
(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有多长?
(2)司机采取紧急制动刹车动作后,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有多长?
(3)假如司机发现的情况是你正欲横穿公路,则你应在距离汽车至少多少米的位置开始横穿才能保证安全通过?
单元测试(一)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运动的世界
1.B 2.B 3.B 4.C 5.B 6.D 7.A 8.D 9.B 10.A 11.(1)0.5 217.5
(2)B 3.40
cm 12.(1)参照物 (2)3 13.匀速 1.80 0.9 14.静止的 3
000
15.(1)v= 26 90 6 13 16 (2)实验器材 (3)变速 16.(1)匀速直线 (2)3 (3) 
17.(1)v===24
m/s (2)t===50
s 18.(1)汽车行驶的速度:v=54
km/h=15
m/s,由v=可得,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vt=15
m/s×0.5
s=7.5
m (2)汽车继续向前滑行的距离:s′=v′t′=8
m/s×4
s=32
m (3)保证安全通过公路时,距离汽车的距离:s″=s+s′=7.5
m+32
m=39.5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