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朋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理解歌曲中所表达乐观主义精神。
2、知识目标:认识弱起节奏,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3、能力目标:能够用弹性的声音和乐观情绪演唱歌曲。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3重点难点
歌曲弱起节奏的演唱,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段。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二战后期,南斯拉夫游击队抵抗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占领南斯拉夫的德军为了撤退,派重兵保护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南斯拉夫少校奉命率领一支小分队去炸这座桥。游击队员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最终炸毁了这座桥。下请大家认真欣赏,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活动2【讲授】
1、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不但眼精,而且耳灵。你刚才听到的背景音乐,是一首意大利民歌,也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啊朋友》的旋律。这首歌曲非常好听,来,一起欣赏这首歌曲,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播放歌曲,学生欣赏]
师:这首意大利民歌,情绪欢快、活泼。为什么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他们还能唱着这样活泼的歌曲呢?这就是游击队员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但他们更坚信一定能把德国法西斯赶出去,取得革命的胜利。我在听这首歌曲时,还听到了一种紧迫感。好像是游击队员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今天来学习这首歌曲,首先来演唱旋律 [师范唱歌曲旋律]
2、学习旋律
师:我们都知道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在同一拍里也有强位和弱位,总是前强后弱。这种从弱位起唱的音乐,也叫弱起。它给人一种紧迫的感觉。让我们再填上音符来唱一唱,感受一下来自弱起的紧迫感觉。
3、演唱歌词
重点处理“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提示学生用渐强的力度,“不能再忍受”提示加入重音记号。
活动3【讲授】
歌曲处理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游击队员乐观的革命精神,刚才我们的演唱还应有哪些改进?
师:对,速度再稍快点。力度上要以稍强点。想一想游击队员在战争年代,仍然有说有笑,很乐观。所以情绪上再开朗一些、轻松些,不要唱得太沉重。再试一遍。
活动4【活动】
1、欣赏合唱版《啊,朋友》,说一说合唱和齐唱带给你们什么不同的感受?
2、请你为这首歌曲前两段设置不同的音色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的效果。
活动5【作业】
背唱《啊,朋友》的第一段
课件12张PPT。4啊,朋友啊,朋友南斯拉夫电影《桥》是一部表现二战题材的经典影片,我们来欣赏老师截取的一个片段,仔细听片段中的歌曲,请你在欣赏片段后哼唱两句这首歌曲。再次倾听这首作品,观察乐谱,请问音乐中什么节奏和音乐进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随老师琴声模唱旋律,请注意弱起节奏。对比视唱下面的旋律,它们带给你什么不同的体会?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同的体会?1.2.视唱乐谱,请思考如何对歌曲进行力度处理,在视唱中进行表现。随老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声音要整齐、集中,气息要稳定。欣赏合唱版《啊,朋友》,说一说合唱和齐唱带给你们什么不同的感受。请你为这首歌曲前两段设置不同的音色进行演唱,感受不同音色的效果。最后,请大家再次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对不同段落的情绪进行对比处理。请课后背唱《啊,朋友》的第一段,下堂课共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