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能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3、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科学合理地运用气息,用自然、饱满、深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2学情分析
让学生了解华侨中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教学围绕“全球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这一中心展开,使教学活动线索清晰。教学指导思想突出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注重选取贴近学生,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材料,通过分析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荣辱。引导学生落实爱国行动,把热爱祖国和个人成长联系起来,把将来的投身祖国建设和今天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
3重点难点
重点:
1、能很好的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怀,通过学习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能有感情的演唱《我的中国心》
难点:歌曲感情的处理,能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 (10分钟)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引入主题:
(教师导语: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说出你通过观看了解到了什么内容和人物)播放我国第一课原子弹试验成功视频
学生答:我国的导弹和原子弹
钱学森
(教师导语: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说出你的感想)
播放感动中国钱学森获奖视频
学生回答: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科学家
(教师导语: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一刻就发誓要回国为国效力,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挠,直到1955年才辗转反侧的回到中国。他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教师导语:为什么当年美国人威逼利诱要钱学森留在美国,都被钱老拒绝了?)
学生回答:因为他怀着一颗爱国的心
(教师导语:是的,因为他怀着一颗爱国的心,一颗“中国心”)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钟)
播放1984张明敏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视频。
(表达了海外游子思念家乡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
歌曲创作背景:1982年下半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中国人民及港澳同胞极大的愤慨,于是黄霑和王福龄合作创作了《我的中国心》。经香港歌手张明敏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后,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读来震撼人心,旋律让人难忘!
张明敏,香港著名民歌歌手,擅长演唱具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之称。
1984年至今,张明敏在大陆的义演活动不计其数: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活动,为残疾人,为北京亚运会,为赈灾扶贫,为希望工程,为中国旅游。如此多的义演,不是一般的歌星所能做到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我的中国心》。
2、复听歌曲,分析歌曲共分为几个乐句?并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
(5分钟)
6
·
3
23
17
|
6
—
—
0
|
3
6
5
32
12
|
3
——
35
|
6
·
7
65
32
|
1
1
2
3
—
|
2
·
3
76
5
|
6
——
0
|
这句旋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3次)每次的出现是不是都一样?哪里不一样?
3、学生用“啊”音跟琴演唱一、二、四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和有变化的乐句,(第四乐句在第一、第二乐句的基础上结尾的4个音的音高有变化,整体升高的八度)(5分钟)
教师范唱第一句和第四局结尾,让学生们很好的体会第四句结尾“我的中国心”和第一句结尾“我的中国心”的感情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为海外游子的自豪感,对祖国永怀一颗赤子之心)
告诉学生把相同的一二乐句用A表示,把有变化的第四乐句用A’表示,剩下的第三乐句用B表示,所以我们这首歌的结构就是
A+A+B+A’的结构
4、分乐句练习演唱并分析歌词(10分钟):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别演唱四个乐句的歌词,依次找出几个最能体现华人华侨们爱国的词语进行分析。
第一乐句:“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包含着深深地思念和遗憾。
第二乐句:“虽然”、“依然”在结构上呼应,在内容上对比,通过内外对比,写出海外游子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情怀。“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骨肉关系
第三乐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能够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指祖国。“重千斤”把不可以斤两计算的对祖国的感情用斤两来表现了出来,形象地表现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充分强调祖国在人们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
第四乐句:“澎湃”突出声音之响,“中华的声音”突出这是来自心中的声音,这是融在血液中的声音,是海外赤子永不改变的爱国之心的表白。
5、完整演唱歌曲,找出歌词中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一片深情不可改变的句子有哪些?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教师导语:老师用数据的形式请大家一起看一看百年来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为祖国做出的贡献。
活动3【活动】三、拓展升华
1、数据展示(5分钟)
辛亥革命:
捐款
700-800万港元
牺牲海外华侨是武装起义的核心骨干力量。在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华侨烈士就有31位。
抗日战争:13亿多元占军费总量的三分之一。飞行员中华侨占3/4,在滇缅公路上服务的机工有一半以上是华侨
新中国建立后:150亿元人民币,归国华人华侨上百万。
98年洪水
8亿
2008汶川地震
10亿
实事求是地说,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振兴中华,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同国内人民一道历经艰险,上下求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功绩值得世人永远铭记。
2、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共同演唱《我的中国心》(4分钟)
活动4【讲授】四、教师总结(1分钟)
你们充满深情的歌声非常让我感动,同学们,无论将来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生活和发展,请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为了我们的祖国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满怀信心,无畏困难地向未来挺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