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的中国心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14 16:5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中国心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游子的爱国情怀,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知识目标:(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通过找旋律和进行对比,让学生能很好的了解歌曲的结构。
3、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表现力,体验歌曲中的情绪情感变化,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作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
3重点难点
1、能很好的体会歌曲中的爱国情怀,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很好的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怀。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3、歌曲感情的处理,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1.导入新课
师:生活离不开阳光,生活离不开歌声,一首好歌可以如春风,给你带来缕缕清新,一首好歌可以如甘泉,给你心灵的润泽,一首好歌就是一首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用心灵来感受,用歌声来诠释这首精典老歌《我的中国心》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歌曲,
学生从中感受华人华侨们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3、再听歌曲,找出第一乐句的旋律(前两行)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是不是一样的?哪里不一样?
4、学生用U
跟琴演唱一、二、四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和有变化的乐句,
并对声音进行要求指导(第四乐句在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结尾的音高有变化)。告诉学生把相同的一、二乐句用A
表示,把有变化的第四乐句用A′表示,剩下的第三乐句用B
表示,所以我们这首歌的节构就是A+A+
B
+A′的结构。(设计
意图: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并通过找旋律、唱旋律、进行旋律的对比,让学生能清晰准确的了解歌曲的结构和很好的感受、体会音乐
中的情感。)
5、学生分别读一、二、四乐句的歌词,找出几个最能体现华侨们爱国的词进行分析。如:“烙上”、“不管怎样”。让学生从歌词中体会华人华侨们那种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和深深的爱。分别给一、二、四乐句加上歌词进行演唱,词曲结合,让学生体会怎样演唱才能表达出海外赤子们的心声。老师范唱第一句和第四句结尾,让学生很好的体会第四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和第一乐句结尾“我的中国心”的感情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设计意图:层层引入的方式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亲生体验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去主动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更深刻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6、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轻声跟唱,感受第三乐句的情绪。(设计意图: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7、学生跟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注意演唱方法及歌曲情感的处理。(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整体感受和表达歌曲的情绪)
8、介绍歌曲及演唱者张明敏。张明敏(1956
年9
月-),香港著名歌手,擅长演唱具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之称。其演艺事业始于
1979
年。
1983
年2
月,张明敏受到香港青年联合会的邀请而录下《我的中国心》。1984
年张明敏在该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袁德旺的邀请下再次演唱此曲,凭
此曲成名。除此之外,张明敏流行的民歌有《中华民族》、《我的中国心》、《我是中国人》、《外婆的澎湖湾》等。
9、欣赏张明敏
84
年春节晚会上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学生更深入的体会情感。(设计意图:张明敏就是一个海外赤子,通过对他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了解海外赤子对祖国的爱。通过欣赏他演唱的歌曲,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一个真正的海外赤子是用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的。)
10、跟伴奏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感情处理。(设计意图:学生对祖国热爱与赞美的情感的释放)
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1、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2、理解歌曲的意境。
2、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