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3张衡传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4 15: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张 衡 传《后汉书》青岛十七中 纪恬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代表作《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了解作者 《张衡传》属于评传。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张衡(78——139)东汉著名
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
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
有建树。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
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
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记里鼓车指南车张衡介绍浑 天 仪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他,一九五五年全国发行
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的坟墓和读书
台,郭沫若曾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如此全面发
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
敬仰。” 张衡故居与张衡墓庐走进课文文本探究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才高于世:
善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机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术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政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尚品德:
从容淡静、不慕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行正直、忧国忧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学严谨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事心思细密谨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本文一开篇就说张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请从文中找出能说明他杰出才能和高尚品德两个方面的事实。2、本文重点介绍了张衡的地动仪,请找出语句说明地动仪发明的时间、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等。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属:
游:
因:
观:
通:
贯:连缀。属文,写文章。
游学、考察、学习。
趁机
考察、学习
通晓、熟悉
贯通、熟悉判断句状语后置才高于世:
善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机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术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政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京赋》《思玄赋》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1、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2、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3、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4、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5、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研核:研究考验妙尽:精妙地研究透正:规律、道理 复:又致思:用心思 甚:很 详明:详细明白损:腐败 下:下级,这里指宦官 因:于是 陈:陈述迁:升迁 引:任用 帷幄:指皇宫、朝廷 讽议:提出意见疾恶:痛恨 毁:诋毁 目:名作动,给……使眼色 诡对:不用实话对答图:考虑、图谋 以为:认为 幽微难明:幽深微妙,难以明白 宣:表达、抒发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阴知:暗中查知 一时:同时 政理:政治清明高尚品德:
从容淡静、不慕名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行正直、忧国忧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学严谨谦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事心思细密谨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止稳重,淡泊宁静1、不好交接俗人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1、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4、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zhé)积年不徙。2、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2、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交接:结交举:推举 不行:没去应荐 辟:征召 就:就职被动句奇:意动,以…为奇 累:多次,屡次 不应:不去应召辄:总是 积年:多年 徙:升迁、提拔承平:享受太平 逾奢:过度奢侈 拟:依照 因:凭借 讽谏:讽喻规劝傅会:文章的文辞结构 乃:才阳嘉元年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小结全文 这篇课文了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重点叙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多方面的贡献?三个方面: 文学、科学、政治。 张衡之所以能在多方面取得成绩,他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慕名利、反对骄奢、不趋炎附势、勇于斗争的高贵品质,是他取得成功的精神基础。这些精神直到今天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张 衡一二三通五经,贯六艺《二京赋》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善机巧《灵宪》 《算罔论》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治威严、整法度文学科学政治性情少善属文文


构课文结构 对课文叙述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
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
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
B.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
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
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
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
响的。
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
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C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公车特征拜郎中
累召不应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再迁为太史令
再转复为太史令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
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征,征召,特指君召臣;
拜,封官,任命召见,召聘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升迁字词积累游于三辅
视事三年
上书乞骸骨
遂通五经,贯六艺
时国王骄奢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员径八尺 (“员”通“圆”)
傍行八道 (“傍”通“旁”,旁边)
收禽   (“禽”通“擒”)
酒尊   (“尊”通“樽”)
尊则振龙 (“振”通“震”)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时天下承平日久通假字文言语法现象归纳(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当时)举孝廉不行寻其方面不好交接俗人衡下车特征(古:特地征召。今:特点)拜(古:授予官职。今:一种礼节)郎中(古:官职名。今:医生的别称)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今异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交接:古:结交。今:接管、移交方面: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下车: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1.下列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衡下车
B.举孝廉不行
C.公车特征拜郎中
D.因以讽谏D巩固训练2.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⑵常从容淡静
⑶举孝廉不行
⑷连辟公府不就
⑸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⑹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⑺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A.⑴⑵⑶ B.⑷⑸⑺ C.⑵⑷⑺ D.⑶⑸⑹C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宁许以负秦曲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闻寡人之耳者C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求人可使报秦者
(5)?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6)君何以知燕王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