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雪绒花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11-14 17: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绒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竖笛的帮助下学会低声部的演唱,并能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合唱、合奏歌曲《雪绒花》,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感受和声饱满,丰富的音乐效果,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
3、了解歌曲的背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六年级的学生见识有所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多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与本课相关的视频,音画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高音唱不上去,再加上不愿意自我表现,所以部分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
合唱歌曲的教学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不陌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所练习,但要做到准确合唱还有一定难度。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在竖笛的帮助下学会低声部的旋律。
2、与同学合作合唱歌曲《雪绒花》。
教学难点:低声部第四乐句和第八乐句的正确演唱。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音乐课的学习中,有位好朋友经常伴随着我们,他是谁呢
学生:竖笛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竖笛,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能根据老师的手势,做到准确地吹奏。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吹奏出《雪绒花》的高声部旋律。
教师:你们吹奏的非常准确,谁听出来刚才我们吹奏了一首什么歌曲
学生:《雪绒花》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柯尔文”手势让学生吹奏出《雪绒花》,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各音在竖笛上的位置,为后面吹奏做准备,还可以引出课题,让学生听辨雪绒花的旋律。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我们先通过视频回顾一下影片中的《雪绒花》。
教师播放视频与学生共同观看。
教师:你们知道雪绒花是怎样一种花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雪绒花是奥地利的国花,它不畏严寒盛开在高山上,它是自由、纯朴、勇气、光明的象征。上校深情地演唱借花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教师:你们知道《雪绒花》出自哪部电影吗
学生:电影《音乐之声》
教师:下面听老师介绍一下这部电影。
性格活泼的马瑞亚在福利院长大,经过介绍她来到退役上校特拉普家为7个孩子做家庭教师。开始时上校和他的孩子们不接受她,后来马瑞亚经常带孩子们去野外去郊游,唱歌、跳舞,很快得到孩子们的喜爱,特拉普也渐渐爱上了她。这时是希特勒吞并奥地利的前夕,上校的全家被严密监视,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全家逃出了多难的祖国,翻越阿尔卑斯山,来到了瑞士。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电影片段,了解雪绒花和《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使学生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为后面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教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歌曲。这首歌曲是3/4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在歌谱中第三行第一个小节出现了两个休止符,我们可以在空拍处说“空”,我们试一下。(学生练习)我们把“空”在心里说,再试试。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竖笛,试着来吹奏,吹奏的时候要轻声,吹够时值。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吹奏《雪绒花》的高声部旋律。
2、填词唱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放下竖笛,试着填词唱一唱
学生:跟伴奏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3、学唱低声部
(1)感受合唱效果
教师:请同学们再听这首歌曲,听后说说在形式上有什么变化,效果怎样 (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这遍播放的歌曲演唱的形式是合唱,效果丰富、饱满。
教师:这是一首合唱歌曲,分为高声部和低声部,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高声部,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
(2)借助竖笛学习低声部
教师:我想找一名学生跟老师合奏《雪绒花》,谁想来
指名到前面与老师合作吹奏
教师:谁愿意尝试吹奏一下低声部 其他同学可以堵孔练习,遇到不会的地方一会儿提出来。
学生吹奏
教师:同学们有不会吹奏的地方吗 有,请提出来。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老师发现有两个乐句非常相似,你们看(教师指出相似乐句)他们是第四乐句和第八乐句,这两句很容易唱混,老师用旋律线帮助大家分辨和记忆。
教师出示相似乐句,在黑板上画旋律线
教师:我们来唱一唱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唱相似乐句
【设计意图】针对难点相似乐句的教学,我采用了画旋律线的方法帮助学生来分辨和记忆,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很直观地发现旋律的不同,再通过简单手势的指挥,让学生很快解决难点。
教师:我们一起吹奏一下低声部试试
学生齐奏低声部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吹奏旋律,一组同学视唱歌谱。
学生分组按要求完成任务
教师:我们互换一下角色(学生互换角色,再练习)
教师:我们仍然分成两组一组吹奏旋律,一组填词演唱。
教师:我们互换一下角色(学生互换角色,再练习)
教师:下面老师来弹旋律,大家试着填词唱一唱怎么样
教师弹琴学生填词唱歌曲的低声部
教师:你们唱得真不错,如果有高声部加入,你们还能这么坚定地唱准低声部吗
学生:能
教师播放范唱,学生唱低声部。
【设计意图】学生准确视唱歌谱还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竖笛的多次,不同形式的吹奏,加深旋律的印象,使学生在一遍遍的聆听中慢慢记住低声部的旋律,为合唱做好准备。
(3)合奏与合唱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高、低声部试着合唱这首歌曲,注意演唱的时候要深情地,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
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合唱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竖笛我们来合奏雪绒花,请大家吹奏的时候,既要吹奏好自己的声部,又要聆听别人的声部,音量均衡的同时还要表现3/4的韵律,你们能吗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成合作吹奏《雪绒花》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四组,一组吹奏高声部,二组演唱高声部,三组吹奏低声部,四组演唱高声部,希望通过综合地表现,使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学生按要求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合奏与合唱,使学生知道丰富饱满的音响效果,是通过合唱、合奏表现出来的。在合唱与合奏中大家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拓展欣赏
教师:电影《音乐之声》中还有几首好听的歌曲,也经电影播出后,广为传唱,堪称经典之作,如:《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晚安
再见》等,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其中的插曲《晚安
再见》。
教师播放《晚安
再见》的视频,学生观看。
四、教师小结:
不想说再见,可是愉快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竖笛的帮助下学会了歌曲《雪绒花》,在合唱与合奏中我们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在大家的相互努力和配合下,用你们喜爱的小竖笛吹奏出更加美妙的音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