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对所学歌曲及相关电影《音乐之声》产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
2、通过吹奏歌曲《雪绒花》,区分什么是非连音吹奏和连音吹奏法。
2学情分析
学生认为这首歌在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人公借此曲表达对女家庭教师的接纳,第二次则是他们全家在家庭沙龙演唱会上,以此曲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每次唱起,都有不同寓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学会这首歌曲,并记会歌词。
2.部分同学学会英文,试唱歌曲。
教学难点1.认识雪绒花,通过看图片。
2.身体律动,体验三拍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听歌曲
1、欣赏韩红的歌曲。以韩红的歌曲《绒花》过渡到《雪绒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揭示课题。
活动2【讲授】聆听歌曲《雪绒花》
1、聆听歌曲《雪绒花》1)初听:歌曲的情绪如何?是几拍子的?(优美深情 三拍子)2)复听:自己设计动作来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3)再听:说说歌曲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学习歌曲《雪绒花》1)随琴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摇晃。引导学生唱好第三句旋律和最后一句曲谱。2)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字音。第一遍音乐教师朗读歌词,第二遍音乐学生朗读歌词
活动3【活动】比赛记歌词
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边听边默唱。注意歌曲是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的。(轻声柔和地深情地等)2)学生学唱歌词。引导学生轻声、优美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与热爱之情。
活动4【练习】拓展歌曲
1、感受英文版歌曲风格。出示英文歌词。教师播放英文歌曲《雪绒花》,学生感受英文歌曲的风格。听后说说: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随录音范唱一起用英文深情地演唱。
活动5【测试】三拍子-----身体律动
三拍子的乐曲中,其强弱规律是一强二弱,强拍每隔两拍才出现一次,与二拍子相比就显得不是那么紧张、急促了,但三拍子的乐曲缺少对称和方整性,多的是流畅和灵活,并且具有强烈的不平衡感,正是如此才让三拍子的乐曲显现出圆舞曲的风格特征,而慢速的三拍子乐曲又能表现出音乐的优雅与抒情性的特点。我们在演奏、演唱三拍子的音乐时,要依照它的基本强弱规律来进行演奏、演唱,突出它的第一拍强拍和后两拍在弱拍,体现出三拍子乐曲的摇曳性特征。正是这种摇曳的律动才形成了与二拍子相对应的两种基本的节拍类型。
活动6【作业】学会歌曲,记住歌词(中英文),简单练习三拍子
1.记住学会的歌词,包括中英文。
2.自己搜集一些资料,看一下三拍子舞曲。
课件13张PPT。音乐之声 《雪绒花》是音乐剧《音乐之声》里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作曲家李查德·罗杰斯和剧作家奥斯卡·哈默斯坦第二于1959年合作完成。演出后深受观众欢迎。1965年改编成同名电影,同年,该影片获奥斯卡金像奖。
《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十分著名。
《雪绒花》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甜美和谐的歌声,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雪绒花简介 演唱者演唱整首歌曲运用了哪几种演唱形式?想一想 演唱者演唱整首歌曲运用如下演唱形式:哦!原来是这样!独唱 重唱
齐唱 合唱再想一想? 重唱与合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不同点:每个声部由一位演唱
者演唱的形式是重唱。
每个声部由一组演唱
者演唱的形式是合唱相同点:都是演唱多声部歌曲。低声部学唱雪 绒 花, 雪 绒 花, 每 天 清晨欢 迎 我。 小 而 白, 纯 又 美, 总 很 高 兴 见 我。 雪似的 花朵深 情 开 放, 愿 永 远 鲜 艳 芬 芳。雪 绒 花, 雪 绒 花, 为 我 祖国祝 福 吧 ! 学唱二声部跟着旋律演唱哆 来 咪音乐剧《音乐之声》选曲··二声部音阶练唱欣赏 点评 表演体验了
深情无限的《雪绒花》
感受了
欢乐有趣的《哆来咪》
欣赏了
幽默风趣的《孤独的牧羊人》
小
结学习二声部演唱应注意:1、 唱准各自声部的旋律.2、 各声部注意相互配合,
声音和谐统一.
3.体验三拍子,跟着音乐身体律动。别忘了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