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1、掌握战国七雄及三次典型战役;
2、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识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3、识记都江堰的修建和作用 。
————战国七雄 1、结合课本32页地图,完成战国七雄分布图;
2、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3、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重要特点?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P31-32,期待你3分钟之后精彩的回答。独立自学1知者加速:堂堂清第1题鲁越卫中山洛邑晋宋河水渭水汉水淮水江水东周都城诸侯国国都诸侯国疆域战 国 七 雄1234齐567楚秦燕赵魏韩东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战 国战国时期三次经典战役赵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公元前260年秦想一想?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
特征有何不同?会盟
称霸兵力少在短时
间内决定胜负出现一些疆域
较大的国家兼并
统一兵力多,时
间长,死伤多国家逐渐
趋向统一(2)商鞅变法的目的、时间?支持者?
(3)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商鞅变法阅读P33,5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独立自学二(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背景(原因)有哪些?知者加速:记忆商鞅变法内容背景1、经济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力提高,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2、政治 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要求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即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3、军事 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筑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生产技术的改进牛耕的推广 发展封建经济
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各国变法运动新兴地主农 民 奴隶主奴 隶封建剥削方式——地主出租土地,收取地租商鞅变法
立木为信商鞅变法阻力重重——商鞅舌战守旧贵族商鞅曰:“……苟可以强国,不法其古;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2.经济:
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3.军事:
奖励军功1.政治:
建立县制,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编定户籍,严明法度。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变法内容 作用,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的意义(作用)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新兴地主农民士兵旧贵族商鞅变法“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那么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合作探究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成功)的原因客观:1、顺应了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历史发展的潮流。
主观:1、秦孝公的支持。
2、商鞅个人坚持变法的决心。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赏不私亲近……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结合课本P34-35页,2分钟之后回答下列问题:右图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它位于哪里?是谁修建的?它主要有什么作用?独立自学三知者加速:完成堂堂清第2——5题地点:
修建者:
作用:
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四川 岷江中游李冰(秦国)防洪灌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
调节内、外江流量排泄进入内江过量的洪水和泥沙控制内江的喉咙生产力提高私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地主阶级出现)变法封建制度确立小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当堂检测解题册20——21页日日清1-12题5分钟堂堂清1-5 CCCCD
日日清1-5 BBBBD
6-10 DB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