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19:3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

太平天国运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通过梳理课本内容,归纳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并识记主要史实。
3.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4.学会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教训。
二、课前预习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1)
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2)
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
(3)连年不断的

2、准备:洪秀全的组织、发动:洪秀全受西方
的影响,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
相结合,创立了
组织。
3、兴起与发展
(1)兴起:1851年

(2)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

(3)定都天京:
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了与

(4)进行


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前期革命纲领
(1)中心:以解决
为中心,提出废除封

(2)内容:
①关于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

②关于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的分配原则。
(3)目的:试图在
的基础上,建立一个
的理想社会。
(4)评价: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
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
的空想。
2、《资政新篇》——后期革命纲领
(1)时间:
年。
(2)目的:为

(3)内容:
①政治:主张
,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②经济:主张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
③外交:中外自由通商,

④文教等: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4)评价: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①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
,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年——由
的转折点。
(1)原因: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政权夺利。
根本原因:

(2)概况:如图示。
2、
年,
——失败
(1)失败原因: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的联合绞杀。
3、历史功绩: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
,同时也打击了

教训: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说明
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
的重任。
三、合作探究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问题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点一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晚清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情况?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问题2: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兴起——1851年

发展——永安建制、定都天京、1853年颁布

高潮——北伐、西征、天京突围,标志

由盛而衰——1856年
,1859年颁布

失败——1864年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问题3:归纳《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目的;《资政新篇》的目的、内容。
探究点二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三
 干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他很了解英国及欧洲列强所以强盛的奥秘……但是他是孤立的,没有人来支持他付诸实施。其他诸王及领导人都出征在外。他说,他深知这些措施的必要性,但是任何一项措施,都必须经过多数人同意之后,才能实行,在其他人回来前,一切不能决定。
-----------容闳《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追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材料一、二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各提出了怎样的土地租税政策?
(2)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如何正确评价《资政新篇》?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问题4:天京事变的原因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点三
材料一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现有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但一自妖军收买洋人以攻我军,我朝连续失城失地,屡战屡败,我军无力抵挡,末日快到了。天王之自杀更令全面混乱。天京在两年长围之下,遂无力再守矣。
-----------《洪仁玕自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
(1)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反映出的实质是什么?
(2)“妖”指什么?“洋人助妖”指何事?
(3)综合材料一、二,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客观原因。
探究点四
材料一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象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马克思《中国纪事》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四、目标检测
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3、太平军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攻克武汉三镇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4、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应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5、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C、太平天国实行了的革命纲领
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配餐作业
A组题
1、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
、金田村
B、东乡
C、永安
D、天京
3、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变
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
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5、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组题
1、从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即(

A、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B、农民领袖间不能同安乐
C、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可避免
2、史载:太平军刚入(南京)城一个月,敌人威胁还未解除,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每天征用万余民工,宫中金碧辉煌,重殿叠宇,金龙殿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光彩夺目。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A、大兴土木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B、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在入城以前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D、天王府的建造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3、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D、它们都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的纲领或方案
4、《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A、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主张男女平等
C、反映了农民阶级均分财富的要求
D、反对封建制度
5、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最显著的进步表现在(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进行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武装斗争
C、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针
D、运用宗教理论发动农民起义
C组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据此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3、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4、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②杀
③责
①逼
⑤疑
⑥走



④杀

太平天国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