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3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3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21: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山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余光中第3课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专题四思路 统一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思路二:统一之策
(采取什么方法统一?)思路一:
统一之由
(港澳台分离的
历史)思路三:
统一之路——
港澳回归。
探究四思路四:
统一之望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抢走澳门…1842《南京条约》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 界香港岛九龙1860《北京条约》失去香港…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台湾…探究一:下列材料反映了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本质 上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材料二、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材料三、回归后前者自治权较小,后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港澳问题属于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材料一二: 回归后:港澳无军权和外交权,台湾可有军权但无外交权。材料 三:不同:思路 统一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思路二:统一之策
(采取什么方法统一?)思路一:
统一之由
(港澳台分离的
历史)思路三:
统一之路——
港澳回归。
探究四思路四:
统一之望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形成过程(1)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两岸实行“三通”(2) 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九条方针)(3)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4) 1984年“一国两制”构想在人大通过,具有了法律效力(六届人大二次会议)20世纪80‘S,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前 提: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体: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统一,不可分割不同制度较长期稳定(50年不变)核 心:长期性: 2、“一国两制”的含义思路 统一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思路二:统一之策
(采取什么方法统一?)思路一:
统一之由
(港澳台分离的
历史)思路三:
统一之路——
港澳回归。
探究四思路四:
统一之望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统一之路---“一国两制”的实践香





程1、香港回归美 丽 的 香 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两任香港特首2、澳门回归澳门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历程: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长达400多年统治(1557——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胡主席和澳门特首
何厚铧 探究二:港澳回归的原因?统一之路:港澳回归材料:邓小平说过这样一段话:“香港问题为什么能
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
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
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
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问题能
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
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 《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 参考:1、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重要因素
3、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群众基础
(根本原因)
结合课本第二框题,概括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1、对中国:
2、对世界:
     洗刷百年耻辱,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
的一步 。    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问题
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统一之路:港澳回归3、对理论:
    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路 统一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思路二:统一之策
(采取什么方法统一?)思路一:
统一之由
(港澳台分离的
历史)思路三:
统一之路——
港澳回归。
探究四思路四:
统一之望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停火交流会谈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992年,汪辜会谈“九二共识”
两岸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正式停火
80年代 “三通”新发展的原因?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1979 1980 1992 1994 19951979年元旦,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80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松。
1992,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5,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纲领性文件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李登辉 “一中一台”台独势力猖獗材料一:几十年来,美对台军售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当我军装备有所发展时,美国就会向台湾提供一些先进武器装备来“保持平衡”。
  ●当在政治上需要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时,美国就总要卖些武器给台湾,好让台湾当局有些“以武拒统”的本钱。 材料二: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在冲绳进行军事演习,假想“中国大陆军队进攻台湾”演练与美军协同作战。 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探究三:根据上述图片和材料概括解决
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图片:材料: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坚决立场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995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新党主席 郁慕明访问大陆台湾探亲团登上长城台湾彰化师大与山东师大学术交流台胞搭乘“同安”号直航厦门反台独、中华儿女盼统一2008年12月15日上午,台湾复兴航空公司GE332包机从台北松山机场起飞前往上海,成为台湾首班直航大陆的飞机。台湾乘客兴奋地向记者出示登机牌。
12月15日,两岸同胞期盼了60年的“大三通”终于实现 大陆赠予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圆圆于2008年12月23日来台
图为台北松山机场入口处新布置的大熊猫塑像 统一之望---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知识框架:两岸关系
进展:背景:大陆改革开放表现:停火:交流:会谈: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两岸“三通”“九二共识”大陆
立场八项主张:《反分裂法》:坚持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武力影响
因素有利:不利:六个方面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知识框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