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19:08:04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说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鸦片战争》是第一课内容,是教材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关于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的逻辑关系图,并理解战争爆发及中方战败的根本原因。弄清楚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之间的辨证关系。②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①以生活化事件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②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③指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战争造成中国损失的调查讨论,引导学生痛则思恨、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国家主权和国土资源意识。②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美的集中体现。火烧圆明园是侵略者对中国文化的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③联系香港地区割失和今天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硝烟;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说学生情况
本课由于没有简单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后果、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说教学方法:
说教法: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情况的了解,我依据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接受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模式以及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说学法:在学法指导方面,主要通过给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文字资料、实物等,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反映的历史内容,并与所学内容联系,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
说教学手段 A、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正确、恰当、清楚地说出教学手段的选择、分解、组合和应用的先后顺序,特别要说出教学手段应用的最佳使用和最佳作用时机。
B、教学手段的使用原因
电脑平台,投影,音响设施;2.教师准备关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男儿当自强》,渲染意境,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达到烘托课堂的效果,体现了时代性、新颖性和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
【板书】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师活动】美丽娇艳的罂粟花 鲜花是美丽的,但有一种花却是与罪恶联系在一起,这种花在金三角地区满山遍野,同学们看多媒体,知道它的名字吗?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之间爆发的鸦片战争与它有着怎样的关系?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呢?
【板书】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1.背景
播多媒体: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概况的介绍。
【设计意图】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通过播放相关资料片,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阅读与思考”材料题,思考: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前的中英概况如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共同讨论,小组共同解决,并由小组代表回答。由于中国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加上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商人未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也就是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为了扭转这种情况,英国开始向中国出售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学生根据看到的材料归纳鸦片输入的危害。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强化以学生为主题的意识,发展学生智能。
【活动】 1.参阅教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将鸦片危害总结下来,填写时宜细心组织整个过程。
各抒己见:2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官员, 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奏折,林则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教师活动】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在虎门海滩成功销毁鸦片,禁烟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作出了什么样的反应?
【学生活动】他们悍然决定发动战争。
【教师活动】很好,从刚才一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禁烟运动点燃了鸦片战争,成为了它的导火线。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
【学生活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3.建国后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座浮雕是虎门销烟,这是为什么?
教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材料,学生感受虎门销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师: 国际上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第二天作为国际禁毒日。
看一看:国际禁毒日(6月26日)各国的禁毒活动
说一说: 面对毒品,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设计意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历史通过游戏的形式,经过推理、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教师活动】有人说如果林则徐不领导禁烟运动,战争也就打不起来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 “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教师归纳并板书】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板书】二、鸦片战争的进程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介绍战争的三个阶段及路线图)
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1840年8月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
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迫使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
【设计意图】演示动态地图,巩固刚才学过的知识,尤其是鸦片战争两个阶段英军进攻路线和几个主要战场位置,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
【过渡】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板书】三、鸦片战争的结果及中国战败的原因
1、战争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
项目
主要内容
影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①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②香港岛成为以后英侵略中国的基地,中国社会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①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②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五口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①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进一步师生总结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社会主要毛肚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 的斗争。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主要内容逐条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以及为什么从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历史。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从此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补充】《南京条约》中割让的是香港岛而不是香港地区,因为今天的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地区三部分。后两部分,英国分别在1860年割占和1898年租借。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已成功收回香港主权。(幻灯片播放“香港割让历史”的资料介绍)
【教师活动】讨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并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道光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等,并指出中国封建制度腐朽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他们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信念。
【拓展提升】假如我是一个法官,我将怎样审判鸦片战争罪犯?(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市场,向中国倾销鸦片,鸦片有危害,出现了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直接引发的鸦片战争;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求和签订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近代史由此开始。
3、总结:(借助动态图示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权力机构开始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进行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4、课题延伸(献计献策):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清政府的官员,你对中国当时的危局有何良策?(分组讨论,每组可找一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六)说板书设计:
一、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
人:林则徐(评价)
意义:
二、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打开市场,谋取暴利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的进程
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中国战败的原因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课堂巩固练习
课件27张PPT。罂粟花罂粟果鸦 片鸦片:俗称大烟,是医学上的麻醉性镇痛药,但吸烟太多,则会使人丧失先天免疫力,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闭关锁国自给自足
工业革命
打开中国市场,牟取暴利中英贸易中国英国呢绒、布匹茶叶、生丝、瓷器(很难卖出去 )(很畅销)贸易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想一想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想一想从右图中能看到什么?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吸食鸦片的中国人动脑筋请你把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归纳成几条,写出来。看谁写得多哦。1、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
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4、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5、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1839年的虎门销烟探究问题: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会爆发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得出结论):虎门销烟打开市场,谋取暴利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开始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攻广州陷定海陷定海
攻广州攻广州逼天津
查办。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占香港岛进吴淞到南京时间:1842年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时间:1842年返回中英《南京条约》动脑经《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出来。割地赔款通商议税香港岛2100万元五口协定关税破坏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加重人民负担
便利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破坏关税主权,便利倾销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不平等条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让香港岛,破坏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协定关税,五口通商半殖民地半封建: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影响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落后,军事落后,
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社会制度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赛一赛看谁最利害1、到广东领导禁烟运动的大臣是( )
A 林则徐 B 邓廷桢
C 琦善 D 奕山A2、国际上把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后又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规定与中国的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A 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赛一赛看谁最利害3、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是( )
A 九龙半岛 B 新界
C 香港岛 D 整个香港地区4、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B 福州
C 上海 D 南京CD赛一赛看谁最利害5、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A 虎门销烟
B 1840年的鸦片战争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B写一写看谁写得好 在鸦片战争中,虽有广大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得英勇抵抗,为什么仍挽救不了中国战败得命运?
有人认为中国是可以取胜的,有人认为中国必定战败,你同意哪种看法呢?把你的观点写成一篇100字的小文章。参考资料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黄河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 是最高山坡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看那一条长城万里 在云中穿梭 看那青藏高原 比那天空还辽阔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经过那个多少 那个风吹和雨打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永远那个永远 那个我要伴随她 中国祝福你 你永远在我心里 中国祝福你 不用千言和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