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学案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5 13:0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预习提纲
1.叙述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2.从秦代到明清“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3.
P21【自我测评】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4.
“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5.叙述从战国到清朝有商业都会兴起的情况。
6.总结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7.分析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看问题,翻翻书,想一想
1.早期的商业交换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
2.判断:商业在夏代已经有了初步发展。  ( )
3.西周时期流通的货币是什么?
4.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5.“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商运?
6.唐代水路商运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7.唐代陆路商运发达的表现有哪些?
8.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有什么?
9.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达,中国商品可以远销到哪些地区?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先在哪出现?
12.为什么会产生交子?
13.什么是会馆?
14.会馆出现于何时?何地?
15.会馆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16.商帮按什么结成?
17.商帮中实力最强的是哪两个?
18.“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描绘了什么?
19.“海上盗船动盈百,东南西北候过客”描绘了什么?
20.秦代管理“市”的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21.汉代对“市”的管理严格有什么表现?
22.长安正式的市有几处?
23.什么是草市,何时形成?
24.草市在什么地方形成?
25.管理草市的官吏是什么?
26.唐代的草市有什么变化?
27.“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描写了什么?
28.唐代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两个方面?
29.判断:唐代市的管理制度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 )
30.宋代的市和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1.判断:宋代的市不再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 )
32.判断:宋代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 )
33.判断:宋代的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 )
34.宋代的草市有什么发展变化?
35.“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描绘了什么?
38.判断: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如清代前门商业区。 ( )
39.“千街错绣”“灯火连昼”描绘了什么?
40.“衣服屋宇,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描绘了什么?
41.战国时期,商业区被称为什么?
42.“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形容的是哪代商业的发展?
43.王莽执政时,长安和五都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作什么?
44.“五均”官的职责是什么?
45.“五均”官后来改称什么?
46.五都指的是哪五个城市?
47.什么是市署?
48.判断:在王莽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
49.唐代哪两个城市商业最为繁荣?
50.判断:唐代长安的市由定时而聚的古老形式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
51.判断:唐代长安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洛阳。  ( )
52.“雄富冠天下”是对哪个城市商业繁荣的形容?
53.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哪两个地区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54.宋代最繁荣的都市是哪里,也就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55.反映宋代汴京繁荣的书是什么?
56.宋代汴京有夜市、晓市吗?
57.宋代汴京庙会集市的代表要哪里?
58.清代有哪些著名的城镇商业繁荣?(说出6个)
59.清代乾隆年间财富“甲于天下”的是?
60.清代乾隆年间有的区段“地值寸金”的是?
61.清代曾经“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是哪里?
62.清代“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是哪里?
63.与汉口镇齐名的有哪些?








1.P18【学习思考】你读过的古代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反映了商人的生活
答:施耐庵的《水浒传》、冯梦龙的《三言二拍》、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2.P21【材料阅读与思考】《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样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唐代商业非常发达,商人获利丰厚经济实力增强;政府行政官员企图依仗其手中的权力从商人那里获得利益。同时也说明在唐代政府对商业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
背一背,记一记
1.叙述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时 间
商业发展表现
备 注
远 古
出现了早期的商业交换
商 代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西 周
交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增加
流通骨贝、铜贝。
春秋战国
出现了富足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汉 代
商运活跃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唐 朝
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十分发达
①水运如俞大娘航船。②陆运如客舍、邸店、车舫。
宋 元
①商业空前繁荣。②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③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①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②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③交子出现于益州,是商业发展的结果。
明 清
出现了会馆和商帮
①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场所,其出现与商帮有关,会馆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  ②晋商和徽商是势力最强的商帮。
2.从秦代到明清“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朝代
发展概况



有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当面付款。
违法者要受处罚。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严格。
长安有九市
南北朝
“草市”形成,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①草市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
②“草市蔚”进行管理。

①“草市”作用已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②“夜市”比较繁荣。
①市场活动范围和时间仍受官府严格控制。②夜市繁盛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①“市”突破了原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②繁荣的商业街形成。 ③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⑤“草市”具备了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如清代前门商业区
3.
P21【自我测评】简要说明古代“草市”出现的意义及其形式特征。
答:特征:①远离城镇;②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③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④受到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意义:①“草市”这种民间贸易形式是对官办贸易的有益的补充;②这种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后来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4.
“市”经历了怎么样的发展变化?
答:①从地域上看:市一开始出现在大城市,后来逐渐在乡镇出现。②从市的种类看,后来出现了“草市”、夜市、晓市等。③从经营空间看,市一开始有明确的区域划分,与生活区分开,后来逐渐打破这一限制。④从管理上看,一开始政府对市进行严格管理,后逐渐放松。⑤从时间上看:逐渐突破时间限制。⑥从服务设施来看,从开始单纯的交换场所到配套设施齐备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
5.叙述从战国到清朝有商业都会兴起的情况。
主要商业都会
备 注
战国
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汉朝
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
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王莽
在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后改称“五均司市师”)控制市场物价
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唐朝
①长安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②洛阳市场规模超过长安。 ③扬州曾经雄富冠天下。
 ④杭州、湖州也成为都会。
长安洛阳商业最繁荣。
宋朝
都市商业繁盛以汴京为最。
人多、店铺多、商品多、商人多,有夜市、晓市和庙会集市。
清朝
苏州甲于天下,
盛泽镇、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相当繁华
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与汉口镇齐名
6.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
目的
货 币
场 所
运输途径
为商业服务的行业
政府管理
危险
追逐利润
骨贝、铜贝、交子
市、草市、夜市、晓市、庙会、都会
陆路海路
客舍、邸店、车坊
越来越松弛
盗劫
7.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特点。
答:①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③交通发达,水陆商运兴盛,长途贩运发达。 ④自汉代以来,各朝代都出现不同数量规模的商业大都会。⑤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 ⑥出现了区域性商帮。
⑦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⑧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⑨发展艰难而曲折。
8.分析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答:①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④便利的水陆交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⑤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