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台湾最早在什么时候就是中国的领土?
明末清初台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
历史上哪位民族英雄收复过台湾?
清朝在哪一年设置了台湾府,什么时候设台湾省?1684年,1685年
三国
荷兰
郑成功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于1896年
这里说的割台湾跟
什么事件有关?
甲午中日战争中华书局版 知识与技能:
(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经过;
( 2) 邓世昌与黄海海战;
(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探讨学习。
2)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
3) 讨论《马关条约》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
不怕牺牲的精神。
(2)努力学习,不忘历史,敢于担当,报效祖国。
教学目标
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
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快速阅读课本,并思考以下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起止时间?为何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有哪些?哪场战役中的哪个英雄人物你印象最深?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4、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快速阅读课本,尽量标出以下的知识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起止时间?为何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有哪些?
哪场战役中的哪个英雄人物你印象最深?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其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狼烟突起 战争的原因
阴云密布 战争的经过
城下之盟 战败的后果
连连看 被清政府一直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为什么敢于公开向中国发起挑战:
弱肉:
强食:
蓄谋已久:清政府日本日本的征韩侵华大陆政策
腐败衰落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并对外扩张 归纳: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事件有哪些?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战役 4.辽东战役
5.威海卫战役 6旅顺大屠杀
哪一人物给你印象最深?
(左宝贵); (邓世昌);-让人敬仰
(李鸿章)——让人痛恨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撞沉吉野!” 台词:说一说视频演一演(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签订
掀起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香港岛白银二亿两2100万元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增设通商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找一找、填一填:《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有什么变化?各有什么危害? 提示:① 割地有什么变化?
② 赔款有什么变化?
③ 开放口岸有什么变化?
④ 允许开设工厂反映了什么问题?《马关条约》的变化与危害 (影响一)割地增多破坏主权,刺激瓜分赔款增加开口深入设厂新增加重负担,控制经济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变 化危 害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动物所指的国家是什么? 瓜分中国狂潮(影响二)熊代表沙皇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青蛙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太阳代表日本
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教训和启示?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B: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
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
C: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D:部分官兵临阵逃脱。
小组讨论原因:以下是”保钓” 运动中一些国人的行为,是不是都可取?为什么?图一:青岛丰田4s店被烧图二:王先生购买的日产车被砸 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1、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2、某同学在表演课本剧,只见他高呼“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你认为这一场景出现在(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AcD 材料一: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
——陈家顺 《红旗来了》
材料二:1895年,题于京城城门: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闻尘偶记》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在于以慈禧太后为首
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侵略矛头直指中国。经过:结果:主要战役:黄海大战(1894年),邓世昌壮烈殉国。威海卫战役(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间
双方代表
内容
影响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四.归纳梳理敬请指导! 谢谢! 北洋海军成军较早,各舰到甲午时已经老旧,1874-1894年20年北洋海军军费是3400万两白银,其中挪用修建颐和园1200万两.占海军军费的1/3.由于财政紧张,停止外购军舰军火两年,北洋各舰保养、军火都严重不足,而日本有多艘军舰都是战前刚刚完工,装备了新式的中口径速射炮。所以总体实力上,海军弱于日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战争前
清政府是怎样状况?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大陆政策欲先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征服中国。 钓鱼岛问题升温,在对待钓鱼岛事件上,我们个人应该怎么做?
1。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
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2.上学的好好学习,上班的好好上班
3.增强自身实力
4.增强我们国家实力
5.洁身自爱,抵制日货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经过;2) 邓世昌与黄海海战;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探讨学习。
2)用表格,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分组讨论《马关条约》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2)不忘历史,敢于承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学情分析
众所周知,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但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仍不习惯自主学习,往往对一些新鲜的、有趣儿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将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www-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温故检测
①检测三维目标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早到什么时候?(三国)
2.明末清初台湾被哪国殖民者侵占?(荷兰)
3.历史上哪位民族英雄收复过台湾?(郑成功)
4.清朝在哪一年设置了台湾府,什么时候设台湾省?( 1684年和1685年)
二、师导生学(含②创设情境导入③出示新课目标④自学新课内容⑤小组合作对学⑥师生共同探究)
诗歌导入:《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
——丘逢甲于1896年
这里说的割台湾跟什么事件有关?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经过;2) 邓世昌与黄海海战;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www.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探讨学习。
2)用表格,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分组讨论《马关条约》的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2)不忘历史,敢于承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重点:黄海海战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
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自学导读:(快速阅读课本,尽量标出以下的知识点。)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起止时间?为何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过程中的重大战役有哪些?哪场战役中的哪个英雄人物你印象最深?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4.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新课讲授:有同学看完本课内容分解以下几幕剧,它们应是怎样对应?
狼烟突起 战争的原因阴云密布 战争的经过城下之盟 战败的后果第一幕剧:阴云密布(战争的原因)
探究:被清政府一直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为什么敢于公开向中国发起挑战:(提示词:弱肉强食(谁是弱肉?为什么?谁在强食?什么事件让它强大;蓄谋已久(为什么说它谋已久?)21cnjy.com
第二幕剧:狼烟突起(战争的经过)
1.看视频归纳: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事件有哪些?(A.丰岛海战B.平壤战役C.黄海战役D.辽东战役E.威海卫战役.F旅顺大屠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哪一人物给你印象最深? (左宝贵); (邓世昌);-让人敬仰;
(李鸿章)——让人痛恨
3.演一演台词(男女生各一名及全体演义):“开足马力!撞沉吉野! 撞沉吉野!”
第三幕剧:城下之盟(战败的后果)
1.《马关条约》的签订
A.小组对学:找一找、填一填:《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开商埠
设工厂
B合作探究:《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有什么变化?各有什么危害?(提示:① 割地有什么变化?② 赔款有什么变化?③ 开放口岸有什么变化?④ 允许开设工厂反映了什么问题?)2·1·c·n·j·y
变 化 危 害
割地增多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赔款增加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开口深入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设厂新增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哪一句话最能概括整个表的影响?(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 掀起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
提问:动物所指的国家是什么? (熊代表沙皇俄国,虎代表英国,肠代表德国, 青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四幕剧:读史明智 以史修德
1.探究: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教训和启示?
原因: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主要原因)B: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C: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D:部分官兵临阵逃脱。21·世纪*教育网
启示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2以下是”保钓” 运动中一些国人的行为是不是都可取?为什么?
看了以上四幅图你最想用一句什么话与大家共勉?(以史修德,理性爱国)
三、当堂训练
⑦学生展示交流
1、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哀悼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2、某同学在表演课本剧,只见他高呼“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你认为这一场景出现在(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3、甲午中日战争后,山城重庆突然涌入了许多外国商人,这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
4.材料一: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在战争中,爱国官兵奋勇杀敌,各地人民也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21·cn·jy·com
——陈家顺 《红旗来了》
材料二:1895年,题于京城城门: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闻尘偶记》
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
四、归纳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