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19: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1教学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等历史事件。
2、探究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危害。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1、爱国官兵英勇抗日。学生阅读课本有关日本的介绍。
(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引导概括:“腐败无能,饱受欺凌”(字幕)。
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改革富强,野心勃勃”(字幕)。
与清朝形成鲜明对比。它的野心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那么其发动对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答案是必然的。
活动2【讲授】战争爆发
1894年7月25日凌晨,日本舰队对中国军舰发动袭击,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称为甲午中日战争)教师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年7月,丰岛战役。牙山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鸭绿江边燃起战火。
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燃起战火。
学生阅读相应段落,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想。
教师展示黄海大战的地点、时间、视频、邓世昌像、致远舰部分官兵像和阅读广场中日军司令对我
军官兵英勇无畏战斗精神的敬畏(用多媒体播放)学生积极发言,感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
壮海军威”,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指出日本多艘战舰遭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官兵六百余人。但是,李鸿章一味强调“避敌保船”
,结果日本轻易控制了制海权。
面对日军的侵略,统治者的态度怎样呢?学生回答,妥协退让,避战求和。教师用《甲午中日战争形
势图》演示辽东半岛陷落的过程:九连城、花园口、大连、旅顺。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和
揭露日军罪行的纪录。学生说出感想: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接下来,日军又进攻了哪里,
结果如何呢?教师伴随着学生回答,演示日军从荣成湾登陆,
于是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至此,清朝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划上了句号。最
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活动3【讲授】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的代表、内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1895年”及会场图片,李鸿章、伊藤博文像、主要内容。结合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严重危害?(多媒体播放

一、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
是旅顺军港,割让其使京津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据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安全。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头号敌人
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
四、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国干涉还辽,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
联系史实认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抨击“台独”
阅读书上21页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时局图》请学生回答:熊,虎,鹰,三色旗,蛤蟆,日分别代表什么国家?答分别代表俄国,英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教师指出,自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课堂练习:书上22页参与园地
课堂小结: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4【练习】随堂检测
1.北洋舰队的基地是()
A.旅顺 B.大连 C.威海卫 D.马尾
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
A.邓世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丁汝昌
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4.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A、朝鲜战场上B、黄海战役中C、威海卫战役中D、辽东战役中
5.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主要的原因是()
A、将领贪生怕死B、日军强大C、兵卒无士气D、清政府腐败
6.《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增辟通商口岸D开辟内河新航线
7.与《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B.赔款C.开通商口岸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8.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思维拓展】
一、材料解析题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
(2)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