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河(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母亲河(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3-20 21: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课黄河的基本走向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kā拉山。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向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黄河的全貌一位诗人曾经说,黄河是太阳和月亮降下的神女。 ?神女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奔腾东下,在甘肃南部展身躯,舒广袖,划出了第一道优美的曲线,留下了著名的“九曲黄河第一弯”。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河源雪山草原美丽的黄河第一弯黄河自巴颜喀喇山发源,自西向东流入甘南州玛曲县境内,沿草地曲折蜿蜒,至文保滩而北流,受西倾山阻挡又折而西流,绕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复流入青海省境内,造就了苍茫高远,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色。鄂陵湖黄河上游景观 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壶口瀑布--位于山西与陕西之间的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之魂。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黄河水在晋陕峽谷驟然受束,水面由浩瀚的400米,乍縮为寬50米、落差30米的夹岸深沟,疾流直下,涛走云飞,势如巨壶,倒悬傾注,壶口瀑布柯受良驾车飞跃
黄河壶口瀑布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黄河龙门风光黄河入海口 落日 芦花 黄河凌汛注:浮冰下泻造成凌汛第一篇章:解说黄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证明,“蓝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就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近代,这里还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遗存。
细石器文化时代的陕西大荔沙苑遗址、山西沁水下川遗址;
新石器文化时代的河南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山东章丘龙山镇文化遗址、河南偃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
青铜器文化时代的郑州商城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仰韶遗址大汶口遗址鹳雀楼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位置: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b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西夏王陵黄帝陵碛口大禹渡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云冈石窟沿黄河各省区我国四大名窟:敦煌石窟安塞腰鼓闹春秧歌黄河故道民俗——斗羊兰州羊皮筏子黄河船夫黄河纤夫第二篇章:大话黄河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大禹治水
姜太公钓鱼
李闯王渡黄河
神农(炎帝)尝百草
夸父追日
宜川大捷后,毛泽东东渡黄河到华北?? ?? ?? ?? ??????????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与后世。李闯王渡黄河第三篇章:歌唱黄河俗语:1、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一盆河水半盆泥
谚语:1、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到目的绝不会罢休)
例句:他过去曾补考过几次都不理想,今年他
还要补考,看来他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2、说尽黄河只为水(比喻说了多少话,只有一个目的) 例句:你不用再争辩了,说尽黄河只为水,还是对
我有意见。
成语:【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
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
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yong),鱼烂不可复全。”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砥柱中流?(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海晏河清(?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山带砺(?砺山带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俟河之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泾渭分明:泾渭两股水流入黄河时,清浊两股水流很分明。比喻人或事物是非界限非常清楚。考考你1.英语六级对高中毕业生而言,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许多高中毕业生只能 。
2.这两个产品一经比较,品质立即 ,各自的优劣表露无遗。
3.“ ”,是中国人理想的太平盛世,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4.他是最优秀的英文诗人之一,是现代文学的 。望洋兴叹泾渭分明河清海晏中流砥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李白歌颂黄河的诗句: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g?转秦地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黄河船夫曲
(朗诵词)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
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
那么你听吧!
(歌词)
咳哟!划哟……冲上前……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
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伙伴啊,睁开眼!
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咳!划哟!咳!划哟!
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
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咳哟!咳哟!哈哈哈哈……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气啊喘一喘.回头来,
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咳!划哟……
第一乐章结束黄河船夫曲第四篇章:拯救黄河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母亲”怎么了?干枯的河床水土流失 近十多年来,由于过度放牧、无序采挖黄金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导致草场退化,鼠害肆虐,沙化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下游出现断流的同时,源头也多次出现断流。 ?1997年1月至3月,黄河在国道214线,黄河第一桥河段曾断流4个月。
1998年10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黄河在扎陵湖、鄂陵湖中间出现断流,断流时间长达半年。 据玛多县水文站资料显示:1993年鄂陵湖出水口最低水位
4268.12米,相应流量为7.8立方米/秒,而1999年5月24日测得水位只有4267.79米,相应流量只有2.71立方米/秒,扎陵湖出水口至鄂陵湖入水口的黄河河段,出水流量只有0.001立方米/秒,在出水口7公里处发生断流,完全裸露的河床达8公里。后来距扎陵湖口15公里的勒那曲注入黄河后,流道才恢复过流,流量仅为0.06立方米/秒,目前黄河在鄂陵湖出水口处向黄河输出的流量为2.71立方米/秒,而输入鄂陵湖的流量仅有0.006立方米/秒,输入水流量明显小于输出水流量,造成每4—5天鄂陵湖水位下降1厘米。 扎陵湖、鄂陵湖告急!黄河告急! 黄河忧思录 1、泛滥之灾:黄河中游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黄河中游由于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蚀性差,使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成为驰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黄河下游地处平原,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下游后,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10余米的“悬河”。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决、善淤的危害,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2、干旱之灾:长期以来,黄河存在着洪水威胁、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等严重问题。近年来,又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黄河断流已不是个简单的水文现象,而是流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的综合反映,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反映。黄河断流始自1972年山东省利津,后来日趋严重。1972~1998年的27年间,下游有21次断流,特别是90年代,年年断流,且首次断流3、污染之灾: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黄河水质的一个“晴雨表”。当记者站在乌梁素海边时,看到的是呈现酱黑色的水体。由于工业废水,以及农药、化肥含量很高的农业退水注入湖区,使水域的富营养化加剧,水草、芦苇疯长,湖区明水面萎缩。由于乌梁素海一次较集中的排放,造成黄河包头段严重污染,挥发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包头市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达到44亿立方米。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工业污染多年来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大量污染物。生活污水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目前也呈现加重趋势。同时,沿黄一些城市生活垃圾加剧了污染。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37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41亿吨,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5%。这一问题在沿黄城市普遍存在。 的时间提前、断流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已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长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源头1997年开始出现断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现了首次断流,完全暴露的河段达8公里。 断流造成的危害  黄河断流使沿黄地区水资源出现供需失衡,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隐患。给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黄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农业经济损失累计约268亿元,年均损失逾11亿元。90年代,由于断流日趋严重,年均损失已达36亿元。农田受旱面积累计470万公顷,减产粮食98.6亿公斤。黄河断流,也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东东营、滨州、德州等城市经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时限量供水对沿河特别是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岸侵蚀后退。二是地下水环境恶化。由于地表淡水补给减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水质恶化。三是地表水环境容量减少,污染加重。由于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地表水减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浓度不但超过了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已达到或超过鱼类致死浓度,许多河段鱼类基本绝迹。四是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沙化,使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五是河口地区及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和遗传多样性丧失。断流使三角洲湿地水环境失衡,严重威胁湿地保护区数千种水生生物、上百种野生植物、180多种鸟类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结构趋向简单。断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种鱼类不能洄游等。
  河道萎缩,改变了河道冲刷模式泥沙淤积使河道萎缩,河床抬高,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决口和改道的风险,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在青海省境内流长约300公里,流域集中了青海省60%以上的人口和大部分的工、农业生产。然而,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加大,湟水河的水质污染急剧恶化。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灌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正在田头浇地的东庄村村民王成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浇,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烧死。”
  在甘肃省靖远县靡滩乡,村民们长期饮用的是经过简单沉淀的黄河水。村民们说,锅里经常有白色的沉淀物,饮过水后常拉肚子,洗过脸后皮肤皲裂起皮。形成的原因  水文上看,黄河断流属于水量季节性变化。但实质上,断流是人类对水资源用量超过其自然限度,是人类需求与脆弱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雨、径流偏少,人均和亩均水量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干旱是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黄河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黄河水有90%用于农业灌溉,引黄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1994年的731万公顷。全流域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为74亿立方米,50年代为124亿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亿立方米。目前黄河径流的开发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的50%,超过国内其他江河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利用水平。可见,用水量剧增是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源头和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青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产流区和水源涵养区,境内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9.6%,径流量却占黄河总径流量的近1/2。植被破坏导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缺乏统一管理,水利用率低黄河干流骨干工程和大型灌区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尚未健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很难做到全河统筹,上、中、下游兼顾。经营管理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另外,全流域工业废水处理率不到21%,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1995年下旬,断流40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古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 黄河断流日益严重,1972年——1998年的27年间,下游就有21次断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年断流,1997年山东利津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全长达704公里。这样的水也能游泳? 甘肃白银市市郊东大沟沿线分布着8、9家有色金属企业,大量污水从这里流向黄河。 黄河上游地区,西宁南川河道因水环境质量差导致水草疯长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断流的黄河河道上查看裸露的河床。专家门诊: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病 症: 药方:请你当医生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污染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既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a.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实行全河道水量统一调度。
b.坚持节水方针,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产业;
c.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d.加快南水北调进程。 小结: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行动起来,
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日,伟大
的母亲河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光彩!黄河是我们的母亲,让我们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一同保护我们的黄河母亲. 
母亲河的每一滴泪,都是我们心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悔-------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救救她吧,不要再污染她,不要让她再受到无辜的伤害了.   黄河母亲在哭泣,中华儿女齐心救“母亲” 保护母亲之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污染地球,就是污染我们的生命;污染黄河就是污染我们的血液.     
请不要让我们的母亲河再受污染,保护她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      
万里黄河在咆哮,祖国母亲泪满面 风吹雨淋黄土坡,水土流失愈严重 炎黄子孙同携手,积极保护多绿化 亿兆一心爱黄河,共同建设好家园小浪底工程是景区最亮丽的风景线,它不光仅是中国治黄史上丰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中的杰作,投资额420亿元人民币,共创三项世界纪录,六项中国之最,呈现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山水交融,水光潋滟,风光旖旎,构成一副山青水秀、北国江南的壮丽画面。黄河三角洲新生陆地 这节活动课,我们了解了黄河的概况,欣赏了黄河的风光,也知道了黄河的现状。你有哪些收获呢?把它写成文字吧。
(1) 参考题目:《母亲河不再哭泣》
     《爱我黄河,爱我中华》
    《我家旁边有条河》
     《由黄河断流想到的……》
       《我心中的黄河》
      《黄河的哭泣》(2)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可借助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