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19: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
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
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
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不是很熟悉,且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学生也不是很熟悉。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探究这段历史。
3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辛丑条约》是本课的一重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
4教学过程
4.1.1教学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4.1.2学时重点
1、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
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2、《辛丑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1.3学时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4.1.4新设计
导入新课:1、图片:1999年12月31日北京世纪坛前中国人民喜迎新千年。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中国人迎接新千年到来时的心情。(兴奋、喜悦、激动,对新的世纪充满了希望。希望祖国更加繁荣,人民更加幸福。)
2、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祖国更加富强。我们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但在一百多年前,同样是迎接新的世纪,即20世纪的到来时,当时的世界硝烟弥漫,当时的中国饱受战争的苦难。那他们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3、出示康有为1899年写下的诗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分析诗句中作者的心情:悲伤、痛苦。思考:康有为途径日本马关时,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日签定《马关条约》使我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4、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步步扩大侵略权益。出示《时局图》及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5、过渡:新的世纪即将到来,而中国人还没有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一场新的灾难再次降临到了中国人的头上。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这次战争和以往的战争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规模更大,有八个国家侵略中国。)
2、阅读课本,找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教师用谐音法——“每日发我应得衣袄”使学生了解是哪八个国家)、借口。
3、了解义和团团民的情况。
4、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结合导入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原因。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三种武器:鸦片、炮弹、十字架。教师简单讲述教会侵略中国的情况。
5、材料二:“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扶清灭洋,替天行道。”思考: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
6、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者,义和团迅速壮大,从山东发展到了哪里 京津地区。过渡语:义和团杀洋人,烧洋货,攻打教堂,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7、请学生说说八国联军侵华路线。(从天津进犯北京,被迫返回,原因廊坊狙击战。)请学生根据廊坊狙击战的图片描绘一下义和团战士作战的情景。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西摩尔说:“假如义和团用的是西式枪炮,我们联军必将全军覆没。”廊坊狙击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8、了解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攻占天津,攻占北京。1900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
9提问: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也以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这是哪一次战争,当出逃的皇帝是谁 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京城被两次攻破 这说明了什么 分析原因得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过渡:清政府的腐败,只能给中国带来灾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后,火烧圆明园,使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八国联军进北京后,他们又犯下了怎样的罪行呢
10、补充视频及图片资料。
11、根据四幅图片归纳出联军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12、出示漫画,说明: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13、过渡:八国联军进北京后,肆无忌惮地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欠下了中国人民一笔笔血债。之后,八国联军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二、《辛丑条约》
1、时间:1900年。旧历辛丑年,所以叫《辛丑条约》。复习旧历纪年的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国家: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美、日、法、俄、英、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三国,共十一国。三个国家是跟着捞油水的。这再次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2、阅读课本了解《辛丑条约》内容。
3、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学生分小组相互交流)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经济受制。(指出9.8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一年财政收入的12倍。)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
线要地。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使馆界”的设立,实际上是一个“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成为“洋人的朝廷”。
4、了解慈禧太后的态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完完全全的反映出一副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卖国嘴脸。
5、思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小结:
八国联军侵满清,
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
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
清朝变成洋人廷。
1、20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有的只是屈辱,是悲愤。我们不能忘记1900年的国耻,我们应该吸取怎样的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进入21世纪后,我们取得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我们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们青年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出示:《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仍需努力。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题、同步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