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洋务运动
1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组织学生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正反两方面辩论洋务运动,提高学生活学活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件。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在知识方面,对本节内容比较陌生,了解不多。在认识方面,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不发达。在学习兴趣方面,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洋务运动的概况,包括洋务运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能够对洋务运动进行正确评价。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洋务运动
导入新课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首先用复习导入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把第一单元有关侵略与反抗的事例整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归纳整理)一下,教师播放其中的侵略事件之一《黄海战役》的纪录片。
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舰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题的学习。出示课题“洋务运动”。
活动2【讲授】 (一)自强与求富
1.首先带领学生理解本单元的课题“近代化的探索”,什么是近代化 并且强调一下近代化的开端和近代史的开端分别是什么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近代史的开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2.追忆历史,教师以时间轴的形式列出从1840年到1901年之间发生的事件,提问: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反抗事例。学生答:太平天国运动。教师提问: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朝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 学生答:内忧外患。教师提问:清政府将如何挽救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呢 (引出洋务派)
3.图片展示:慈禧、、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派的推动下兴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自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4.(1)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中央代表是恭亲王,地方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2)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 (先“自强”──军事上,后“求富”──经济上)(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前期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还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5.内容:(1)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代口号:自强
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口号:求富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思考问题: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筹建海军:80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洋务派筹建海军的目的和作用,与他们创办军事工业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担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国内一切反抗势力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负有抵抗外侮的责任。
(4)创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北京)。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
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
活动3【活动】(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生阅读28—30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 (它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洋务派为了振兴清王朝,采取了创立军工厂,建立海军,创办了民用企业,创办了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但是随着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这仅仅是军事方面原因吗 结合刚才学过的课本知识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请找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中体西用的制度;②官办企业的问题;③外国人才的携技居奇;④全球的军备竞赛;⑤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只是掌握实权的封疆大臣为首进行的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管理制度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封建体制注定洋务运动不可能走向成功。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地主阶级不可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实现独立自强。
活动4【活动】本课小结
内忧外患陷困境,地主阶级忙自救,19世纪60至90,师夷长技办洋务,自强求富为口号,奕曾李又左张,军事民用和学堂,富国强兵未达到,资本主义得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
活动5【练习】 巩固与学习
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查看解析
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维护清朝统治
查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