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戊戌变法 课件+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戊戌变法 课件+教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4 19:53:36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复习旧知1、洋务派的主张: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摆脱困境,维护________.
2、洋务派的代表:中央以____为代表;地方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3、洋务派的口号:前期以“____”为口号;后期以“____”为口号。4、洋务派创办的工业企业:前期的军事工业有____________(李鸿章)、____________(曾国藩和李鸿章)、__________(左宗棠);后期的民用工业有
__________(李鸿章)、________和__________(张之洞)。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强兵富国清朝统治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自强求富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5、洋务派筹建的海军是____、____和____海军。6、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__;其宗旨是培养__________和________;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____、____和____人才。7、洋务运动的结果是______;其标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________全军覆没。8、洋务运动的作用:⑴消极作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____________,它没有使中国走上________. ⑵积极作用:①它引进了_____________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________;②在客观上为中国____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______开辟了道路。南洋北洋福建京师同文馆外语翻译外交人才失败北洋舰队维护封建统治富强之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化外交军事科技(资产阶级维新派兴起的在政治领域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能力目标: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设疑自探自探要求:
1、自读课文,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2、对难题深入探究,明白答题方法。
3、用红笔标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
4、时间5分钟。展示分工表展示要求:
1、展示要板书工整、规范、快速。
2、非展示同学结合展示点评,迅速记录,认真纠错,及时提问和补充。解疑合探评价分工表点评要求:
1、声音洪亮清晰,注重自己的“教态”。
2、语言言简意赅,思路清晰,重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3、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疑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
4、最后对展示同学打分,每题10分。解疑合探变法背景1、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
(2)时间,人物: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
(3)内容: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4)影响: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0公车上书维新变法变法的开始阶段——维新变法的发展阶段(1)创建政治团体:强学会(2)创建刊报:《万国公报》“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1898·6-9)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高潮阶段——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的一系列法令分类内 容政治上改革政府结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思想和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
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变法的结果: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
杀害六君子
结果是失败维新变法的结果——失败: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悅、杨深秀、康广仁戊戌政变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杨 锐康广仁林 旭杨深秀2、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历史意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课堂练习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小,变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很难成功谭嗣同想做第一个中国因变法而牺牲的人,希望唤醒人们的觉醒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的教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直接原因:
2、根本原因: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脱离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教训:(启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 拓展运用同学们自编题,小组内交流。
课堂练习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万国公报》的创立 B.强学会建立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精简机构 D.废除科举制度
3.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CDB4.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BA(知识结构)戊戌变法(知识结构)戊


法背景领导过程影响经济基础:时局形势:思想准备拉开序幕:发展:进入高潮:结局:积极作用:历史启示: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重维新思想的宣传维新派(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失败)加快近代化进程;起思想启蒙作用和平改良之路在中国走不通康有为、梁启超等)布置作业思考: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第7课 戊戌变法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发生原因、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预习,初步了解本课基本知识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性问题,教师辅导;师生探究戊戌变法发生原因、失败 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 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从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过程、结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救亡图存的变法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爱的改革运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近代中国屈辱挨打的形势变化,又启示后来的拯救民族的革命变化。他虽然失败了,但为后人积累了经验教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乃至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打下基础。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变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是这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热点。
3重点难点
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发生原因、内容、意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预习,初步了解本课基本知识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性问题,教师辅导;师生探究戊戌变法发生原因、失败 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 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4.1.2学时重点
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4.1.3学时难点
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七课戊戌变法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洋务运动,知道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当时的农民奋起反抗,掀起义和团运动,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也掀起了一场著名的改良运动,这就是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戊戌变法,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7课.(板书:第7课 戊戌变法)
活动2【讲授】第七课戊戌变法
二、新授?
?一?历史背景?(师: 补充讲解,以下这些只做了解)
1、社会背景?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 (思考并回答, 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一目——公车上书
1、序幕——公车上书
? (1)原因?1895年《马关条约》草签电传回北京
? (2)内容?拒约再战?变法自强
(3)结果?由于保守派阻挠?上书未能传到光绪帝手中
(4)意义?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组织“强学会”《中外纪闻》
第二目——百日维新(阅读书本的措施进行分析思考并回答。)
3、高潮——百日维新
(1) 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洲湾?直接原因?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变法——《应诏统筹全局折》?施政纲领?成立保国会
? (2)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设问?变法涉及到哪些内容?有什么影响?没有涉及到哪些内容? (4)评价
①积极?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 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
②局限性?没有涉及到实行君主立宪等内容?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 的主张落后了,只是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
4、结果——失败?戊戌政变?(阅读教材并回答。)
(1)表现?光绪帝被囚禁、维新人士遭镇压、变法措施被废除?除
京师大学堂、中小学堂外?
(2)原因
? ①客观原因:?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光绪帝的无权?,袁世凯的叛变,
顽固派反对和镇压维新派的步骤.
〈1〉慈禧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控制人事权。
〈2〉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 绪?屠杀戊戌六君子,?惩除倾向、参预变法的官员。
〈3〉废除京师大学堂等以外的变法的一切内容。
②主观原因?(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
?策略错误: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 身上,?既缺乏坚强的组织?,又缺乏群众基础 ,变法措施过激,急于求成, 康、梁 等是知识分子?,缺乏政治经验.
? 三?评价 1、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意义?
①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 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
②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小结:?
甲午战争的隆隆炮声?彻底粉碎了清王朝洋务强国的迷梦。同时也惊醒 了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梦中人。从公车上书到强学会的成立,?从保国会到百日维新,?从康梁的仓皇出逃,?再到谭嗣同去留胆肝两昆仑的豪迈。我们领略了近代中国追求民主的艰难与执着。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追求民主的脚步并未停止?,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让我们期待“走向共和”——辛亥革命。 四、教学反思:?
对本课的理解与上一课《洋务运动》相比较要难一些。主要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对一些政治术语例如“君主立宪制”“民族资本主义”等概念陌生?不理解。
活动3【练习】第七课戊戌变法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万国公报》的创立 B.强学会建立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精简机构 D.废除科举制度
3.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严复
4.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
A.挽救国家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封建专制 D.引进西方学说
活动4【测试】第七课戊戌变法
1.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2.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学习( )
A.西方军事技术 B.西方政治制度
C.西方经济技术 D.西方自然科学
3.康有为等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废除科举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建立了北洋海军
D.促进了思想启蒙
活动5【作业】第七课戊戌变法
课后作业:
1. 回顾总结“戊戌变法”的过程、内容以及意义
2. 完成课后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