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两首古诗。
2.过程与方法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谈话交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的什么情怀?(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师引入:漂泊在外的游子,谁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公元744年,一位86岁的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时,距离他中年离乡已经有50年了。五十年了,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思绪万千,随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回乡偶书》。21·cn·jy·com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
师领读课题,指导识字:贝 + 曾 = 赠 氵+ 王 = 汪
二、初读感知
1.自读古诗,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朗读两首诗,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同桌互读两首诗,纠正生字字音。
(3)再读两首诗,说一说两首诗的大概内容。
2.自学汇报
(1)认读生字
出示本课会认的生字“客 何 赠 汪 舟 欲 踏 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集体交流。
(2)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舟 乘 音 客 何 汪”,让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集体交流,师再指导:何: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音:字的第二横应当写长一些,突出主笔。
(3)整体感知
结合两首诗大意完成填空:
1.《回乡偶书》写的是诗人小时候(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2.《赠汪伦》是李白要离开好友(汪伦),刚刚走(上船)时,就听到他的好友汪伦送给他的(歌儿),李白深受感动,便在诗中写到,桃花潭水(那么深),也赶不上汪伦(对我的的情谊)。
三、精读领悟
1.学习《回乡偶书》
(1)介绍背景
作者贺知章青年时离开家乡,老年时回到家乡,中间间隔了五十多年。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很激动,写下了这首诗。
(2)解题
“回乡偶书”是回到故乡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的意思。“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21教育网
(3)品读诗句
课件播放视频:回乡偶书
出示这首诗朗读的停顿节奏,学生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交流评价。
①出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结合写作背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理解词语:
乡音:家乡的口音。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cuī):减少,疏落。学习多音字“衰”shuāi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衰老 衰弱 cuī 等次,等级,等差:等衰www.21-cn-jy.com
结合词语意思说一说“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意思。(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2·1·c·n·j·y
②出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课件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是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联系图片,猜猜他们在干什么?(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③指名结合图片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指导感情朗读。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暮年回到家乡的无限喜悦和对家乡的热爱的思想感情。)指名再读这首诗,读出浓浓的思乡之情。www-2-1-cnjy-com
2.学习《赠汪伦》
(1)介绍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伟大的浪漫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并称为“李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与杜牧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即“小李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其人爽朗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21·世纪*教育网
介绍人物
汪伦,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今安徽黄山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太平县)。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著名诗人李白好友。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迁往泾县,居泾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桃花潭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畔。
(3)背景介绍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李白要走的那天,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品读感悟
课件播放视频:赠汪伦
让学生根据朗读视频划出这首诗朗读的节奏,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集体交流评价。
①课件出示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理解“踏歌”(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2-1-c-n-j-y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谁来送行了?(汪伦)
李白心情怎么样?(惊喜)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忽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②第二句:桃花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介绍桃花潭:位于安徽省泾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桃花潭镇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有多深?(比桃花潭水还深)21cnjy.com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
③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21*cnjy*com
④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和李白之间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来源:21cnj*y.co*m】
(3)练习朗读
先小组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李白和汪伦之前的深情厚谊,再指名朗读,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生活中不能没有友谊,因为友谊是欢乐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珍惜友谊,尊重友谊,让它成为你生活中别具一格的风景!【出处:21教育名师】
五、课堂练习
补充诗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两首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
客? 回! 汪伦 李白
思念家乡 深情厚谊
【教学反思】
以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诗引出思乡诗“回乡偶书”,在课堂上不再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把学生引入古诗描绘的情景中,以其中的儿童身份把学生融入之中,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除此,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朗读,图文结合体会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使得那种回乡之情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古诗两首》练习
一、给带点的字注音。
( ) ( ) ( )
汪洋大海 友情 赠送
( ) ( ) ( )
乘舟 将来 新闻
二、多音字组词。
行 xíng ( ) 少shǎo ( )
hang ( ) shào ( )
三、辨字组词。
偶( ) 衰( ) 识( ) 想( )
寓( ) 哀( ) 织( ) 相( )
四、一字组多词。
李 ( )( ) 送 ( )( )
舟 ( )( ) 情 ( )( )
五、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不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默写古诗《赠汪伦》。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拓展应用
1.《回乡偶书》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抒发了作者(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诗的感请自然、逼真,尤其是一个“( )”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层意思。21cnjy.com
八、阅读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农历九月九日是( )节。
A.端午 B.清明 C.重阳 D.中秋
(2)山东是指( )
A.山东省 B.华山以东 C.山的东面
(3)异乡是指( )。
A.山东 B.他乡,外乡 C.不同的家乡
2.填空
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 的思念之情。www.21-cn-jy.com
2.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___________之情,曾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21·cn·jy·com
《古诗两首》答案
一、给带点的字注音。
wāng yì zèng
chéng jiāng wén
解析:“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作“jiāng”。
二、多音字组词。
行 xíng 行走 少shǎo 多少
háng shào 少年
解析:“行”有个三个读音, háng 1.行列:2.兄弟姐妹的次弟;3.人物排列的次序;4.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5.某些营业所:6.行业:7.行纪人专门代替委托人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8.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xíng1.走:2.行走的(人或事物)。3.出外时用的:4.流通,传递:5.从事:6.行姓,姓氏。heng2·1·c·n·j·y
三、辨字组词。
偶然 衰老 认识 想念
寓言 悲哀 织布 相信
解析:每组中的两个字字形相似,要组出正确词语加以区分。
四、一字组多词。
李子 桃李 送别 赠送
泛舟 小舟 友情 感情
解析:答案不唯一组词正确即可。
五、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老大:年纪大了,老了。
乡音:家乡的口音。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2.不及:不如
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六、默写古诗《赠汪伦》。
赠汪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气情。
七、拓展应用
1. 唐代 贺知章 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2. 偶
解析:“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八、阅读练习。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C (2) B (3)B
2.填空
(1)亲人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游子思乡
解析: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
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
古诗两首
激趣导入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的什么情怀?
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
贝 + 曾 =
氵 + 王 =
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
zèng
赠
汪
初读感知
01
自由朗读两首诗,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自学提示
01
同桌互读两首诗,纠正生字字音。
01
再读两首诗,说一说两首诗的大概内容。
认读生字
客
何
赠
汪
舟
欲
踏
潭
kè
hé
zèng
wāng
zhōu
yù
tà
tán
舟
乘
音
客
何
汪
书写生字
何: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音:字的第二横应当写长一些,突出主笔。
整体感知
2.《 》是李白要离开好友( ),刚刚走( )时,就听到他的好友汪伦送给他的( ),李白深受感动,便在诗中写到,桃花潭水( ),也赶不上汪伦( )。
结合两首诗大意完成填空:
1.《 》写的是诗人小时候( )家乡,到老年( ),家乡的( )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 )。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 )我,笑着询问我是( )的。
回乡偶书
离开了
才回来
口音
斑白
认识
从哪里来
赠汪伦
汪伦
上船
歌儿
那么深
的情谊
精读领悟
学习《回乡偶书》
介绍背景
作者贺知章青年时离开家乡,老年时回到家乡,中间间隔了五十多年。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很激动,写下了这首诗。
回乡偶书
回到故乡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的意思。
“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解 题
品读诗句
视频:回乡偶书
练习朗读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结合写作背景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理解词语:
乡音:
鬓毛:
衰(cuī):
家乡的口音。
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减少,疏落。
衰 shuāi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衰老 衰弱
cuī 等次,等级,等差:等衰
结合词语意思说一说“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
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猜猜他们在干什么?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结合图片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暮年回到家乡的无限喜悦
对家乡的热爱
学习《赠汪伦》
介绍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人物介绍
汪伦,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今安徽黄山市太平县)。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著名诗人李白好友。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
背景介绍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李白要走的那天,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品读感悟
音频:赠汪伦
练习朗读
根据朗读视频划出这首诗朗读的节奏,再练习朗读。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 乘舟 将欲行,
忽闻 岸上 踏歌声 。
桃花 潭水 深千尺 ,
不及 汪伦 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踏歌: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谁来送行了?
汪伦
李白心情怎么样?
惊喜
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忽闻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桃花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位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桃花潭:
李白和汪伦的友谊有多深?
比桃花潭水还深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汪伦
李白
深厚友谊
练习朗读
小组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李白和汪伦之前的深情厚谊。
课堂总结
生活中不能没有友谊,因为友谊是欢乐的源泉,所以我们要珍惜友谊,尊重友谊,让它成为你生活中别具一格的风景!
课堂练习
补充诗句
( )( )离家( )( )回,
( )( )无改鬓毛衰。
( )( )相见不相识,
( )( )客从何处来。
少 小
老 大
乡 音
儿 童
笑 问
作业布置
1.背诵两首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两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回乡偶书 赠汪伦
客? 回! 汪伦 李白
思念家乡 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