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相扑手 相扑运动 巨人运动武士像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概括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1)世界形势: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二: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三: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强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材料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态度?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四:
1888年仅光绪皇帝的婚礼就耗资500万两白银,从1888年开始慈禧又花费巨款、甚至挪用海军经费公开大规模整修颐和园。 ------《中国近代海军史》(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4)清政府:政治腐败,软弱可欺。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材料五: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4)清政府:腐败懦弱。(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黄海海战丰岛平壤旅顺威海卫1894.11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2.经过:丰岛海战:
平壤陆战:
黄海大战:
辽东之战:
威海之战:日本挑起战端清军退回国内
日军控制制海权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战争回顾:满纸心酸泪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此日漫挥天下雨,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所题挽联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是什么支撑他们的血肉之躯坚持奋战?北洋水师的浴血奋战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 黄海之战中日战况简表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军费2亿两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加深掠夺,资本输出,阻碍民资3.结果:《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台湾高山族抗日义军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合作探究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政治腐败避战自保实力差距VS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中国为何败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清军防务松弛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4.影响袁世凯小站练兵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发动下,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4.影响康梁与维新变法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美国檀香山。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4.影响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下层群众的反抗下层民众的反抗4.影响4.影响促进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加剧了日本军国主义倾向。对日本:
对中国: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
革命派:开始发动起义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1.背景:
(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义和团运动民族危机的加深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扶清灭洋原因:
性质:
旗号:
发展:
意义:
败因:
教训: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农民阶级的局限、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不能领导近代革命取得胜利义和团团民义和团团旗 宁死不
屈的义和团
团民 八国联军在北
京朝阳门外屠杀义
和团团民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2.经过: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廊坊、天津反侵略7月占领天津并再次向北京进犯
8月攻陷北京并杀掠:皇帝出逃、义和团失败
北京廊坊天津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大沽学科网 1901年9月清政府派全权代表庆亲王奕匡(前右1)、李鸿章
(前右2)与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11国
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⑴赔款4.5亿:
⑵划使馆界:
⑶拆炮驻兵:
⑷严禁反帝:
⑸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列强侵华进入扶植工具、以华制华的新阶段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列强控制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列强武装控制京津至山海关地区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画面中是一个身带血迹、瘦弱并颤抖着的人代表的是当时受尽欺凌的中国人。他正被众多不平等条约扎得像个木乃伊。
自主探究:
1840年至1900年,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并且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程度合作探究二:
结合上表分析,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特点和趋势:
(1)侵略国:
(2)经济侵略特点:
(3)政治侵略特点:
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
到资本输出为主从局部侵略到
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日本的“大陆政策”朝鲜东学党起义经过:1894年7月丰岛海战 8月清政府迎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结果:《马关条约》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背景:列强瓜分中国 义和团运动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月占领天津 8月攻陷北京,进入紫禁城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果:《辛丑条约》谢
谢1.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2.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是
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②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④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华特征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勒索赔款,增辟商埠
B.进行资本输出和间接进行殖民统治 C.控制中国海关和内河航线
D.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4. 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①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
②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③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④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业已根除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