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5 16: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分崩离析 (左上图) 屠龙大会 (右上图) 任人宰割 (左下图) 瓜分局面 (右下图)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学习目标:
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培养学生辩证分析两次侵华战争影响的能力;
3.体验中华民族在沉沦中不断抗争探索的精神。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一、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侵华的概况 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战争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有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结合课本,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杨村等地遭到阻击,狼狈退回天津;1900年7月,八国又集结2万余人,再次进犯北京,并于8月攻陷北京。 结合课本,简述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丰岛海战天津杨村廊坊北京大沽口二、《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1.《马关条约》的内容 2.《辛丑条约》的内容(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历史辩论会
辩题: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的影响
正方观点:灾难和沉沦 反方观点:觉醒和机遇 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就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不仅原来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 材料补充: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材料补充: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唯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 材料补充:二、《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1.《马关条约》的影响 2.《辛丑条约》的影响(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
① 损失惨重,不堪重负,发展更为艰难;
② 洋务运动破产,国运逆转;
③ 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④ 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 民族危机加剧,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另一方面:
① 民族意识新觉醒,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②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 中国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
① 巨额赔款使社会经济更为凋敝,人民更加贫困;
②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③ 文化上的掠夺与损失无法估量;
④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另一方面:
① 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被迫进行改革;
② 使清政府权威丧失,加速了其灭亡;
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深入发展;
④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加快。 课堂达标:1.某年,英国伦敦的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观察右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
C.抗日战争
D.明治维新A2.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C 课堂达标:?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C 课堂达标:A4.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被侵略军斩首的清政府高官有礼部尚书启秀和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启秀曾荐五台山僧人御敌,后被日军拘禁。朝廷下旨革职,但八国联军仍要求作为“祸乱罪魁”追究,次年被斩于菜市口,史称“主拳诸臣兵败被诛”。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B.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清政府已失去对全国的控制 D.英法联军对中国内政粗暴干涉 课堂达标:结语: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