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难点: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概括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学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
2.讲授法为主,辅之以师生交流讨论。
3.课堂讨论、问题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的原因分析,进一步认识社会制度腐朽、军事技术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重要原因。
2.通过对中国人民面对强敌进行的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史的学习,激励学生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学习。
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兰州一中普通班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解能力较好,因此教学设计多以材料分析为主,加入两个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出示几幅漫画卡通人物图片,使学生在课前就了解到本节课所学内容与日本有关,从而导入本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出示课程标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背景:(出示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1)世界形势: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2)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根本原因)
(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4)清政府:腐败懦弱。
(5)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结合地图对战争经过进行讲解,再由学生自行阅读课本58-59页,找出5场战役,并概括其关键词。
(1)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端
(2)平壤陆战:清军退回国内
(3)黄海大战:日军控制制海权
(4)辽东之战: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5)威海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师:虽然甲午战败,但其中却涌现出了一些视死如归的爱国将领,下面通过了解其中一位以及他所领导的战争来感受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出示邓世昌简介及黄海海战资料。
3.结果:《马关条约》(1895年)
(1)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2)军费2亿两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4)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加深掠夺,资本输出,阻碍民资。
出示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图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合作探究一〗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出示材料及中日领导人态度,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落后(根);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清军防务松弛;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且制度先进;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4.影响
出示图片及文字信息,学生得出结论。
对日本:促进了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加剧了日本军国主义倾向。
对中国:(1)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
革命派:开始发动起义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师:日本侵略中国获得如此之多利益之后,西方国家于是亲戚瓜分中国的狂潮,现在我们再学习一场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背景:(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影响得出结论)
(1)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直接原因: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对义和团运动进行介绍: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
性质:农民阶级反帝爱国运动
旗号:扶清灭洋
发展: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败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教训:农民阶级不能领导近代革命取得胜利
经过:(学生阅读课本60页,找出时间和八国联军进程)
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廊坊、天津反侵略
7月占领天津并再次向北京进犯:
8月攻陷北京并杀掠:皇帝出逃、义和团失败
结果:《辛丑条约》及其影响:
(1)赔款4.5亿:加重中国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列强控制
(2)划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3)拆炮驻兵:列强武装控制京津至山海关地区
(4)严禁反帝: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5)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列强侵华进入扶植工具、以华制华的新阶段
出示被条约束缚的木乃伊图片,学生自主探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辛丑条约》
〖合作探究二〗
:结合上表分析,列强在侵华过程中呈现出哪些特点和趋势?
特点和趋势:
(1)侵略国: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经济侵略特点: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3)政治侵略特点:从局部侵略到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课堂小结:本节课分别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四个方面对两场战争进行学习。
结语:以鲁迅先生的话语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