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一、独立自学
1.条件
(1)经济:清末“新政”、“
________”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
队伍不断壮大。
(3)组织: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________,然后华兴会、光复会等相继建立。
②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在东京建立。
(4)思想:____、邹容、陈天华等以____、东京为阵地,宣传西方的_____
、
____
学说。
(5)军事:中国同盟会发动了________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
(6)时机:1911年四川________,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武昌起义
____年____月____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____;12日光复武汉三镇,11月下旬,
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3.高潮: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____,以____
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国内各民族一律________;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选举、________权;确立________、立法、________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
,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
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
才能生效。
②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的民主宪法。
③意义:具有反对________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
(1)结局:________窃取革命果实。
(2)原因:①袁世凯玩弄两面手法,势力强大。②列强以______、______、经济封锁为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③革命营垒中的______和旧官僚向革命党人进攻。④______被迫妥协退让。
5.功绩
(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______
。
(2)________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3)推翻了“________
”,客观上打击了________
。
(4)为________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合作探究
[史学争鸣]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
——伦敦《泰晤士报》社论
辛亥革命
“基本是上一场失败,不是一个创造”,仅是“政体的变革”。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辛亥革命”是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的“开始”。
——著名华裔史学家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唐德刚
问题:为什么他们对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你怎么看 结合史料和课本说说你的看法。
材料1: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问题: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了那些变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问题:材料二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P52
问题: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四
问题: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你对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的言论有什么看法?
三、课堂练习
1.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领导黄花岗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D.帮助湖北革命党,策划武昌起义
2.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3.1911年,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革命内部也潜伏着危机。“危机”是指( )
A.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
B.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与破坏
C.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
D.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 )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孙中山也受到制约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孙中山试图限制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