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教案+课件(37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优课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教案+课件(37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6 08:34:24

文档简介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教学目标:
掌握古希腊精神觉醒的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理解古希腊哲学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和批判意识。选择史料,师生分析讨论,知其人而理解其思想,论其世而分析其思想,从希腊艺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培养历史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苏格拉底的悲剧感受道德力量,体验人文精神。关照现实,激发道德意识,弘扬人文精神。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们已经经过了必修一的学习,有较强的能力理解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这节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古希腊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本课的灵魂:道德追求与人的解放。
难点:苏格拉底的悲剧与他的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苏格拉底的思想与雅典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引入学生的疑惑,提出问题: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冤还是不冤?
如何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如何理解过分泛滥的直接民主?
提供资料:对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
通过如此民主程序我们可以看出雅典民主具有如下特点:
有审判无证据 有法庭无法官 有集体无个体 有人民无公民 有制度无法律 有民主无法治
苏格拉底也敏锐地看到这种民主政治的一些弊端,经常以他特有方式揭露雅典政治的不公正,引起雅典民主派的反感。
【讲授】苏格拉底之死与古希腊精神觉醒提出问题:他为什么遭遇审判?他为什么选择死?
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时代
提供资料:雅典城邦兴衰演变过程
时代特点:雅典城邦民主制由盛而衰,世俗生活发达,文化繁荣。
提出问题:希腊社会生活的特点?希腊思想艺术的特点?
这样社会出现这样的思想家就顺理成章了,雅典的民主社会孕育苏格拉底这样追求智慧的人。
提出问题:既如此,他为什么为雅典社会所不容,遭遇审判的原因什么?
【活动】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分析遭遇审判的原因?
罪名当然是莫须有,但我们应该想的是这种罪名说辞为何得到陪审团的认可?或者说苏格拉底的思想怎样引起了这些说辞?
【讲授】苏格拉底遭遇审判的原因
无知觉的沉思
圣徒般的生活(引用第欧根尼故事)
无休止的对话(引用苏格拉底关于辩论资料)
对智慧的追求
他以特有的方式无休止地与人谈话,包括学生。他通过高超的语言技巧和深刻的思想,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问题,却从不回答问题。不断启发学生思考,或者在对手的言谈中寻找内容的差错和逻辑的漏洞。最后他总是以一成不变的谦虚态度把对方逼得恼羞成怒,因此他常常被认为是诡辩派中最危险的分子!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个讨厌鬼!成为喜剧搞笑的对象。
他的辩证法在学生中得到继承发展,到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
他的这种方式常常激怒对方,却得到学生和大批青年的热爱。因为通过他的提问很快就会使你对各种传统观念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就是腐蚀青年罪名的由来。对学生启发有效,但对一个神灵崇拜的时代、民主制走向没落的雅典社会,就会形成相当普遍的敌意。
通过以上分析,苏格拉底遭遇审判就在所难免了!
但是即使在被判处死刑后,他完全有活的条件,他为什么要选择就刑呢?
【练习】学生思考讨论-苏格拉底选择就刑的原因
原因当然还在于他的思想。与普氏相比较。
热爱雅典更热爱智慧 遵守法律更崇尚美德 崇拜肉体更照顾灵魂
【讲授】苏格拉底之死与古希腊人文精神
我们都说希腊哲学体现了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
引用学生认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作业】课后作业
课后选择一位中国思想家为核心,谈谈中国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课件37张PPT。苏格拉底之死 与 古希腊的精神觉醒 三千年的回望 ——西方思想史上的殉道者雅典的苏格拉底(BC399年)
耶稣(AD1年)
意大利的布鲁诺(AD 1600年)一个人的悲剧
——成就一个千年的思想巅峰苏格拉底之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之死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妇女没有民主权利
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公元前399 年梅勒托(悲剧诗人)安涅托斯(工商业主)吕康(修辞家)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两项罪名指控,并要求判处苏格拉底其死刑。苏格拉底到“王者执政官”处应诉。
雅典的法庭判决的权力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审判苏格拉底一案的陪审团由500人组成。
先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演讲),并进行举证。
后陪审团举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如果判定被告有罪,则由原告和被告本人分别提出具体的刑罚,再由陪审团投票选取其中之一作为最终的判罚。苏格拉底在第一轮的投票中以约280票对220票被判有罪。
他拒不承认有罪,后来玩笑式提出对自己罚款100德拉克玛了事。他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成员,第二轮投票约360票对140票被判死刑。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面前饮下毒鸩,从容就死。 分析雅典民主制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词抽签
演讲(辩论)
投票(表决)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的民主和法治有审判无证据
有法庭无法官
有集体无个体
有人民无公民
有制度无法律
有民主无法治苏格拉底之死与古希腊的精神觉醒1、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时代
2、苏格拉底遭遇审判的原因
3、苏格拉底选择就刑的原因
4、苏格拉底之死与古希腊人文精神
BC8世纪 希腊“城邦”国家形成
约BC594年 雅典梭伦改革——民主制基础
约BC506年 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制确立
约BC500-449年 希波战争——希腊城邦胜利
BC469年 苏格拉底出生
约BC443-429年 雅典伯里克利执政,民主制鼎盛阶段
约BC427年 柏拉图出生
约BC432-404年 雅典与斯巴达战争—雅典战败民主制衰落
BC399年 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罪,柏拉图出走。
约BC395-355年 希腊各城邦争霸斗争
BC388-347年 柏拉图回到雅典建立主持阿基达米学园
BC366-346年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学园学习
BC337年 马其顿操纵建立希腊同盟,城邦时代终结。爱与美之神与智慧之神一、苏格拉底及其生活的时代一、苏格拉底及其生活的时代一、苏格拉底及其生活的时代戈提那的索西努斯,青铜浇铸工。逝者索西努斯的子孙建筑此墓,以纪念他的公正、智慧与才华 悲剧家与喜剧家希腊人的生活特点?希腊人的艺术特点?希腊人的思想特点?代表雅典人生活的核心词祭神
运动
戏剧
演讲生活之美
实用之美
世俗之美人公元前399 年梅勒托(悲剧诗人)安涅托斯(工商业主)吕康(修辞家)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两项罪名指控,并要求判处苏格拉底其死刑。苏格拉底到“王者执政官”处应诉。
雅典的法庭判决的权力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审判苏格拉底一案的陪审团由500人组成。
先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演讲),并进行举证。
后陪审团举行第一次投票,决定被告是否有罪。
如果判定被告有罪,则由原告和被告本人分别提出具体的刑罚,再由陪审团投票选取其中之一作为最终的判罚。苏格拉底在第一轮的投票中以约280票对220票被判有罪。
他拒不承认有罪,后来玩笑式提出对自己罚款“30米那”了事。他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成员,第二轮投票约360票对140票被判死刑。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遣退妻儿,在众位弟子面前饮下毒鸩,从容就死。 分析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精神助产师无知觉的沉思
圣徒般的生活
无休止的对话
对智慧的追求2、苏格拉底的生活特点:二、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
真相:民主政治的“敌人”
社会舆论的“敌意”
罪名:对神不敬
腐蚀青年三、苏格拉底为什么选择接受审判热爱雅典更热爱智慧
遵守法律更崇尚美德
崇拜肉体更照顾灵魂普罗塔戈拉(BC481—411)苏格拉底(BC469—399)柏拉图
(BC427—347)亚里士多德(BC384—322)泰勒斯
(BC624-547)四、苏格拉底的之死与古希腊人文精神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苏格拉底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人文精神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之古今对话 人应该怎样生活?
人类社会应该怎样组织?发现人、解放人雅典因言论而致罪的思想者雅典法律规定凡不信神或教授有关宇宙的理论者,都将遭到起诉。
哲学家阿拉克萨戈拉(伯里克利的老师),受到起诉及被判死刑的威胁,连伯里克利也保不了他,安排让他匆忙逃离了雅典。
悲剧家欧里彼得斯也因不虔诚而遭到过起诉。 俄国文学家克雷诺夫《熊与隐士》的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者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是有一只苍蝇不停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普罗塔戈拉(BC481-41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 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知识即感觉
关于神我既不能知道他们的存在,又不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雅典人的道德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节选)
……我们爱好美好的东西,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奢侈;我们爱好智慧,但是没有因此而至于柔弱。我们把财富当作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作可以自己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雅典人的不道德修昔底德说(雅典)人们宁愿被人称作精明而不肯让人说他诚实;
在雅典的公务员中,不被人指控使用卑劣手段的微乎其微。
贿赂是政治是求闻达、犯罪求赦免的常用手段。
只要有能凭武力攫取的机会,决不容正义的呼吁阻碍其企图。
希腊任何时候都不缺乏处心积虑想叛国的人。
----《希腊的生活》威尔·杜兰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有人说我光问别人问题而自己缺乏智慧回答这些问题,这一项指责很有道理。其原因是神迫使我做接生者,然而又禁止我生育。辩论术、教学法、辩证法关于神,我们一无所知。
神所赞同之善非真善,因其善而神才赞同。据说,苏格拉底得到过一个神谕:神说他是世界上最最聪明的,他很诧异,大惑不解,我是这样的吗?神为什么说他是最聪明的呢?于是去和各种人谈话,一谈几十年,寻找各方面的专家,进行求证,找政治家讨论正义,找艺术家讨论美,找将军讨论勇敢……最后得出结论,神说的没错。他很谦虚:神为何说我最聪明呢?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其他人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有一天他的朋友凯勒丰到德尔菲神庙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女祭祀回答说没有。苏格拉底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并决定亲自去检验一下神的意旨的真理性,然而在与形形色色的人交谈后,所有的答问者都没给出一个能让他感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苏格拉底领悟出一个道理,别人没有智慧的原因在于他们自认为有智慧,他比别人高明与智慧的地方在于他一无所知。 道德与智慧“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好的行为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