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6 08:3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掌握一些重点名句。
2.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3.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体会儒家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假如同学们到南京旅游,一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天下为公”。这四个字是孙中山先生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题写的最多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那么这四个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不妨走进这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
2.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学习课文,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二、先学环节
(一)自学指导
过渡语:让我们首先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打好学习的基础。
根据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提示: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请举手示意老师。
1.初读课文至少两遍,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用红笔标出你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读完后查字典或课下注释,并在课本注音,有疑惑的圈出来做好标记。(温馨提示: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
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理解大意,重点字词做好批注(温馨提示: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等),不会的用红笔标注出来。
知识链接:《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二)自学检测
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同桌互相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了解文学常识:
课文选自《
》,这本书是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以辑录、编纂而成,共_____篇。大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儒家,戴圣49,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初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
天下为公
wéi
选贤与能jǔ
讲信修睦mù

矜持jīn
男有分fèn
货恶其弃于地wù
3.组内合作,讨论交流标出的疑难问题。
通假字:选贤与能
“与”通“_______”
意思为__________。(举
选举,选拔)
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通“_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_。(鳏,老而五妻的人)
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_________________,
子_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以……为亲动词,以……为子)
词义区别: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____________,寡___________,孤_________,独__________,废疾者_________(老而无夫的人,幼儿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废人)
4.一对一疏通文义。
(三)我的疑惑
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答。
三、后教环节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提示,7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准备集体交流。(要求:先自己分析,然后在组内展开交流,每个组员都要积极主动发言,控制好时间,小组长负责对组员评价)
1.要想理解文章,首先搞清楚几个概念及其关系。即大道、大道之行、大同、天下为公,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在大道施行的时候,指理想社会,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的)
2.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讲信修睦----------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男有分,女有归------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
四、训练环节
1.
翻译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儿女)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自己私藏。)
(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却不为私利而劳动。)
2.
按原文填空: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外户而不闭)
五、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可以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是心灵的收获,请你认真、条理的总结在下面。你认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哪些是你在检测训练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也请你总结在下面。
1.我的收获: ————————————————————

2.我的易错点: ——————————————
————。
板书
大道之行也







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人人受关爱,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谋闭不兴






论:大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