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综合运用二
课题 综合运用二 课型 活动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识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较复杂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会画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2、通过学生参与整个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以及对统计图的设计能力。3、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到统计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很重要,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绘制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正确进行绘制。
主要教法 启发 谈话 演示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观察 绘制
板书设计 综合运用条形统计图:清楚直观的反映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体现事物变化的趋势。
教学后记
一、谈话激发兴趣。
体育节中,五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的人人数情况统计如下。
五年级各班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2009年3月
人数 项目班别 总计 跳绳 踢毽
合计
一班 25 33
二班 30 30
三班 22 35
1.你能把上边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吗?
2.除了用上边的这张统计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比赛的人数,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展示?根据这次统计的目的,你觉得用什么统计图展示比较好?
3.指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4.汇报展示。
5.针对这张统计图你能做出哪些有价值的分析?
二、实践应用。
教师:同学们的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美化校园的劳动、红五月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你能将咱们中队各个小队男女少先队员的人数制成一张条形统计图吗?
引导学生体验统计的生成过程。
三、下面是某地区9-16岁男女生的体重情况统计表。
某地区9-16岁男女生的体重情况统计表
2006年9月
体重年龄性别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男 24.2 25.3 26.1 29.2 31.4 38.1 42.5 47.1
女 22.1 24.2 27.2 30.1 32.2 39.2 42.5 44.6
1.根据这次统计的目的,除了用统计表展示男女生的体重情况,还可以用什么方式?你觉得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好?为什么?
2.指导学生绘图。
师:观察数据的特点,纵轴表示的数量应该怎么处理一下?
问: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
3.引导学生独立绘图。
看图回答问题:
1) 在9—16岁期间,男、女生的体重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2) 图中的两条折线有几次交叉?分别在什么时候?前后有什么变化?
3)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四、作业:
收集自己各个单元语文数学检测的成绩,学期末绘制一份折线统计图,分析自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