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课标要求:
1、简述柏拉图的生平事迹;
2、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第2课 思想家柏拉图1、知识与能力
识记柏拉图所处时代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波拉图哲学思想的形成。柏拉图的哲学观、理论观、理想国的设想(内容、实践及评价)。阿卡德米学院教学内容,学生来源,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柏拉图的历史地位。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西方古典哲学,希腊的城邦政体与柏拉图理想国的天才设想。运用比较雅典民主政体与中国民主改革。比较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结合柏拉图的教学目的、方法,总结自己学习历史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文字材料归纳和谈话法;分析图表比较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时代造就思想家,其思想又影响后代。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世界文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理念论与理想国
柏拉图政治实践失败及失败的教训
【教学难点】:
柏拉图政治实践失败及失败的教训一、柏拉图的生平和他的理想国
1、柏拉图生平:
1)时代特征:
①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②发生伯罗奔尼撒战争
2)出身名门:BC427——BC347
3)追随名师:苏格拉底柏拉图 (Plato)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正直善辩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刺激,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愈来愈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于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究。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著名学园,这是一所为系统地研究哲学和科学而开设的高等院校。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于雅典。“我无知,所以我求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应该研究人及其社会。“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
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认为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改善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教学法: 用谈话法进行教学 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首先摆出一付很无知的样子,向学生请教一个问题,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一步步地发问;当学生有了迷惑时,他并不急于告知答案而是举出一些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人将这种方法概括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⒈“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
⒉倡导“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师徒关系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家世显赫,但其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与战争间频繁更迭的政体中度过的。
柏拉图成年后,雅典城邦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重新出现了歌舞升平的局面,人们开始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柏拉图与苏格拉底就是在一次赛诗会上相识的。当时,柏拉图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参加比赛,在举行比赛的剧场前,正好遇到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柏拉图也挤进了聆听对话的人群,听完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很多一直苦苦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一瞬间豁然开朗,他当即拜苏格拉底为师,是年,苏格拉底61岁,柏拉图20岁。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
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因不能容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判处死刑,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开始寻找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国。2、游历四方:
1)原因:
民主派的镇压和苏格拉底之死
2)游历经过:
雅典——麦加拉——埃及——居勒尼——意大利(考察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
3)作用:
增长了阅历,为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知识基础。3、政治实践:设想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城邦
三次到叙拉古,帮统治者建立哲人统治的理想国 在对希腊历史的政体进行了考察之后,柏拉图构思出了自己的设计——理想国,这是他的政治国家学说的核心。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是由三个等级的公民组成的。其中第三等级是生产者,他们
执行的是国家的经济职能。第二等级是武士,他们是统治者的辅助者。而所谓的第一等级就是少数的统治
者,他们掌管国家政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设计理想国设计理想国在对希腊历史的政体进行了考
察之后,柏拉图构思出了自己的设计——理想国,这是他的政治国家学说的核心。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是由三个等级的公民组成的。其中第三等级是生产者,他们
执行的是国家的经济职能。第二等级是武士,他们是统治者的辅助者,而所谓的第一等级就是少数的统治者,他们掌管国家政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阅读教材,思考:
为什么柏拉图的政治实践会屡遭挫折,甚至身陷囹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政治构想缺乏实践基础,按照孟德斯鸿的论述,只有共和模式才适合于德治,而当时实行僭主政体的叙拉古显然无法为柏拉图提供这样的政治环境。政治主张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使柏拉图的叙拉古之行最终以失败告终。 叙拉古的风风雨雨对柏拉图后期活动与思想言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政治实践的经历深化了柏拉图对僭主政体的认识,深化了他对公民教育必要性、艰巨性的认识。
2、他开始创办雅典学园,通过传道授业培养一批既懂哲学、自然科学,又能治国的人才,即他设想的哲学王,通过他们去改变社会现实,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3、失败的教训也使柏拉图认识到“哲学王统治下的理想国”在实践上的难度,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开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
二、雅典学园
1.建立阿卡德米学园(柏拉图学院)
2.学园特点:
1)是当时政治思想的“集散地”
2)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3)强调思想独立并影响深远
3.历史地位:
相当长时期依然是地中海地区的著名学校。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柏拉图学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进”。这个学园成为古希腊重要的哲学研究机构,开设四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 在学院里,男女生平等对待。学院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轻松自由的学术空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柏拉图学院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培养了许多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三、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1.在哲学上,提出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4)评价:是唯心主义哲学。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2.在伦理上,认为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应通过智慧充分控制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
3.著《理想国》(内容有四要点)
A、认为政治与道德没有本质差别,正义对个人、阶级和国家是一样的;政治在伦理之上。
B、人要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
C、必须由懂哲学的人做国王;
D、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和谐和效率。人性的多重性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除了理性之外,还有非理性部分,这就是热情和情欲。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成三个层次:最好的部分是智慧,最劣的部分是情欲,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热情。一 个人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应该通过智慧充分控制自己的热情,
并抵制欲望。政治思想——理想国请阅读教材,思考:
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
(正义与幸福)
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
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
(三等级各尽其职)
提问四:“理想国”的原则有哪些?
(等级划分、财产共有、普及教育等) 柏拉图最有名的著作就是《理想国》。该书代表了他的理想社会观。关于理想国:
1).构成:
统治者(护国者)、军人(卫国者)、平民(生产者)
2).责任和义务
三类人有不同职责,如果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正义与幸福,处于和谐状态。
3).国家的目的:
和谐与效率
4).统治者:
“哲学王” —最有智慧、正义感和理性
5).理想国的实践:
到叙拉古帮僭主改造成理想国
6).理想国的评价:
——“乌托邦式”的空想;被后世空想
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影响深远。 4.著《法律篇》:强调法治,认为法律应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城邦。但对这点能否实现,柏拉图自己也感到没有把握。到了《法律篇》
时,他放弃了理想国,而提出“第二好的国家”,主张以法治取代人治。他强调法律
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①他的政治思想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的影响;强调法治,有利于后代法制国家的建立。
②他的哲学思想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③他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④他创办的雅典学园,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2.评价:四、柏拉图的历史地位:1.地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在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智慧的、最正直的、最善良的人”。
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学术思想影响西方文化走向,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同之处:
1)时代大体相同: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社会问题。
2)都是伟大的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孔子的“礼”、“仁”“中庸思想,他们的思想主张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都是伟大的教育家,创办学校,培养大批人才,他们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4)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
5)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属于当时当地公认优秀文化成果 问题探究: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不同之处:
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 (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2、他设计了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这种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指(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 莫尔 D圣西门B B 3、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
A武士; B士农工商; C哲学家; D公民
4、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CA5.提出“无学识者不能治国”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莫尔 D马基雅维利
6.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院是( )创办的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泰勒斯
7.古希腊的阿卡德米学院要求必须学好( ),才能进入学院 ,否则就难以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
A天文学 B哲学 C几何学 D算术BBC8.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
B曾三次到北非文化中心居勒尼,希望把那里的统治者变成哲学家
C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院,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
D他的《理想国》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智慧的启发
9.下列哪些人物是阿卡德米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
①泰阿泰德 ②欧多克索 ③亚里士多德
④苏格拉底 ⑤柏拉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③④⑤ C②④③⑤ D①②④⑤CA10.《理想国》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什么是正义
B法治优于人治
C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
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