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6 10:4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课标要求: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史实
2.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第四课 千古一帝: 秦始皇(前259---前210) 秦始皇:庄襄王之子,前259年生于赵国,故名赵政,归国后改名赢政,秦国第34代国王。 一、秦始皇的一生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朕 ①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亲政后善于发现、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勇于纠错 。
②正确的统一策略(远交近攻)。二、秦始皇的活动1、并吞六国,一统天下探究:秦国为什么能够顺利统一六国?(1) 历史趋势 :① 经济发展,密切联系;局部统一的实现②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3)嬴政的雄才大略(2)物质基础:秦 兼 并 六 国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1)、政治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影响: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①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巩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2、建立新制,巩固统一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是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
“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皇权是权力的中心,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造成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皇帝九卿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互相配合,
军国大权最
终操纵在皇
帝一人手里 (2)经济措施土地私有;
重视农工,鼓励移民垦荒;
统一货币、度量衡 ;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统一(3)军事措施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南攻岭南,开凿运河灵渠;(4)交通措施:
统一车制,驰道通行全国;(5)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使用小篆隶书。3、勤政实干,仁义不施①焚书坑儒;②严刑酷法;③滥用民力: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②统一后11年五次巡游几万里阿房宫、骊山墓

140多万人/年阿房,阿房,亡始皇。

——秦朝民谣 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胜)首事也。
——《史记·陈涉世家》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
——司马迁始皇宁为中国之雄,求诸世界,见亦稀矣。
——梁启超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毛泽东三、评价秦始皇(总结) (1)秦始皇顺应潮流,完成统一并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 另一方面,实行暴政,秦短命而亡: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轻罪重刑,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无限制使用民力、物力;
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专制暴虐的暴君。 (2)封建统治功过参半:
一方面,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及措施,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本课知识总结一、秦始皇的一生
二、秦始皇的活动
1、并吞六国,完成统一
2、创制新制,巩固统一
3、勤于政事,实施暴政
三、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2)制度创新,巩固统一;
3)勤于政事
过:暴政——1)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严刑峻法; 3)滥用民力评价秦始皇材料一: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衅(过失),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国),其法式(法令、制度)诒(遗留)于后嗣(后代)。------章太炎《訄书·哀焚书》(结合材料及课文所学知识)材料四:“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六:“秦始皇不愧是中国社会史上完成了封建制的元勋,他把天下统一了。·········秦始皇是第一个把天下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郭沫若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说出你的根据。
一、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评价,根据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条件衡量是非功过。
二、将历史人物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看其活动代表所属阶级的何种倾向。 三、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还要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任何接触杰出人物既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因此,既要肯定功绩,又要指出错误,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是杰出的政治家,他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通过统一战争,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2)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秦直道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陕西富县秦直道遗迹秦驰道遗址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是皇帝的专用车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的。秦汉时期最为流行,规定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种有树。 统一文字修灵渠 设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 郡云南“五尺道”修五尺道秦半两及钱范统一货币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秦权秦商鞅量秦诏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