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4第三单元第7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4第三单元第7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6 11:0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 第7课
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 课标要求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克伦威尔的生平,认识他由一名年轻的新贵族逐步成长为一名议会军统帅,继而成为“护国主”的过程
2、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领导的重大军事、政治活动,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转折关头中的作用并进行科学的评说。
二、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了克伦威尔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克伦威尔与其他英雄事迹的比较,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紧密结合历史人物出现的时代背景,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探讨其所作所为的历史必然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
评价克伦威尔的功过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
1264年 孟福尔创建议会雏形
1640年—1688年 王权和议会的斗争
1689年 《权利法案》一、人生经历
(一)乡间绅士,初露锋芒
1、享延顿青年
(1)1599年生于亨廷顿郡一个中等乡绅家庭。
(2)1616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7岁)
(3)1619年进入伦敦学法律。(20岁)
2、清教徒议员
1628?年克伦威尔第一次走进了下院,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30岁)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一开始就坚决违抗国王的旨意,他第一次发言,就猛烈的抨击了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卫清教徒的利益。并使下院通过《三项决议》提案,反对天主教,反对国王任意征税。3、乱世出英雄
(1)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在下院中占多数席位。克伦威尔在议会中影响凸显。
(2)1641年,克伦威尔参与起草《大抗议书》(内容)。查理一世拒绝了《大抗议书》,内战一触即发
1642年,查理一世和议会派人士各自秣马厉兵准备武力解决,久拖无果的政治危机终于酿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内战。克伦威尔以前既没受过军事训练,又无战争经验,但是从战争一开始他就显示出了一位常胜将军的天纵之才。(二)“铁骑”出击,内战胜利
(革命中的克伦威尔)
1、内战爆发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 17世纪30年代末苏格兰人民起义
(2)交战双方: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议会军(骑士党)===代表封建君主的王军(圆头党)
2、内战初期
内战初期,议会军接连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掌握议会大权的长老派动摇和妥协,他们总念念不忘自己是国王的臣属,从而在军事上表现为动摇、软弱的失败主义,期望通过谈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组建铁骑
(1)骑兵来源:信奉清教的自耕农
(2)治军之道:勇敢,忠诚,有纪律,战斗力强 4、内战胜利
(1)1644年,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铁骑军”称号(转折点)
(2)1645年,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
5、宣布共和
(1)1649年1月30日,克伦威尔签署死刑令处死查理一世
(2)5月,英吉利共和国成立(意义: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要标志)(三)颠覆共和,维护集权(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统治政策:
(1)对外:
①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A.原因:缓和国内矛盾和打击军队中下层军官中反对力量
B.概况:1649年率130艘舰船1.2万士兵,占领了重镇德洛盖德
C.结果:满足殖民需要,削弱军队中民主力量,军队成为他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②殖民扩张
A.原因:为英国资产阶级获取大量海外利益
B.概况:a.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维护英商贸易,导致英荷矛盾激化);b. 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2)对内:解散议会当终身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①原因:A.军事征服胜利,军官大商人拥戴克伦威尔建立集权(独裁)
B. 当时议会力量薄弱,不足击退封建反扑,需要强权
C. 克伦威尔个人政治欲望②夺权:1653年4月20日,发动政变,解散议会
12月16日,宣布字为“护国主”② 经济:鼓励发展工商业
③ 法律:减轻严酷法律
④ 宗教:推行清教新规
⑤ 文化:支持文化教育发展① 政治:a、中央:任终身护国公、海陆军总司令、最
高行政首脑b、地方:全国划分11个军事行政区,少将
管理 行、财、司,对克负责
③统治:


2.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1)建立独裁原因
①封建势力强大,君主思想没有被彻底批判,共和制处于不成熟阶段;
②克伦威尔本人擅权专断、好大喜功;
③内战刚结束,证据混乱。
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维护革命成果巩固统治秩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
(2)对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统治评价:
①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发展的产物,在其根本政策上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和长远来看,它具有过渡性和临时性,不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常态。评价克伦威尔
(一)功
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外交上: 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
4.思想文化上: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5.经济: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水平。
(二)过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活动充满了高压、血腥和暴力,有专制和残暴的一面,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
(三)总评:
他维护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功大于过.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于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本来还给英军士兵一种债券,作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中国世界史·近代史编》齐世荣、吴于廑主编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人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克伦威尔征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为满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
征服苏格兰还有粉碎王党势力复辟企图、巩固新政权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征讨胜利后,军队的性质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对这场革命有何影响?
由原来成为革命工具的军队,逐渐失去其革命性质,成为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的支柱。
(3)根据材料二,《航海条例》是针对哪一国提出的?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主要针对荷兰,其根本目的是夺取荷兰海上霸权。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由于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材料二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一书中认为:“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怎样评价克伦威尔的?
材料一:认为克伦威尔是野心勃勃的军事独裁者,他破坏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
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领导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建立共和国,是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曾拯救议会,但他毕竟是专制的独裁者,实际上持否定态度。
(2)材料在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评价克伦威尔的分析反映了什么问题?
缺乏实事求是的全面评价。评价上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及评论者的政治观念。关于克伦威尔一、投身政治活动 1628年,急需资金的查理重新召集议会。克
伦威尔作为议员出席了这次议会。他的第一次发
言就猛烈地抨击了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
卫清教徒的利益。这次发言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国王命令,并通过《三项决
议》提案,反对天主教,反对国王任意征税。1、早期反王权思想的形成内战危机2、初期议会活动 内战爆发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昂城堡上升
起国王的军旗,宣布讨伐议会。从此内战爆发。
查理一世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克伦威
尔认识到,必须组织一支战斗力强、信仰坚定的
骑兵队伍才能抵抗
王军。于是,他前
往英格兰东部,招
募了一支主要由自
耕农和城市平民组
成的骑兵,即后来
的“铁骑军”。二、改变英国历史的“铁人” 克伦威尔的军队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克伦威尔的铁骑军是由英格兰东部招募
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组成的,他们的作战目的十
分明确,就是反对专制王权,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这部分人笃信清教,忠于议会而仇视封
建秩序;
三、训练有素,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四、克伦威尔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人物,他在战场上
很快就展示出他的军事天才。 请看书思考:在议会军与王军作战屡战屡败
之时,为什么克伦威尔的“铁骑军”却能不断取得
胜利?其原因是什么?内战初期形势 1644年7月,
克伦威尔率领骑兵
在马斯顿荒原战役
中大败王军,这是
英国内战的转折
点,克伦威尔赢得
了“铁人”的称号;
1645年,他率“新
模范军”在纳西比
战役中摧垮了王军
主力。内战的胜利内战的胜利处死查理一世1649年1月30日,克伦威尔签署死刑令处死查理一世。课堂设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649年5月,英吉利
共和国的成立,是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重
要标志,以克伦威尔为
首的军官集团掌握了国
家政权。解散议会的原因当上“护国主” 一些人认为克伦威尔是个伪君子。他总是宣称承认议会的权利,但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但更多的人认为,克伦威尔是不得已实行独裁统治,这主要是由于局面无法控制所致。他拒绝加冕,并从未试图建立永久的独裁统治。他最主要的贡献,是在英国内战中扭转战局,取得胜利。这一胜利的结果是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和加强。因此可以说,克伦威尔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了推翻封建王朝与保卫革命成果的伟大革命运动,他所暴露的缺点与局限,主要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不成熟的反映,并非仅是其个人原因所造成的。评价克伦威尔在历史中的作用【知识模块】
1、克伦威尔出生于英格兰一个      新贵族家庭,曾就读于著名的     大学,在议会中反对      王朝,曾参与《      》的起草工作。
2、   年内战爆发,克伦威尔于1643年在英格兰东部招募     和      组成骑兵,并赢得了       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战局;在此基础上组成的“新模范军”在      中摧垮王军主力,赢得内战胜利。
3、内战结束后,英国国王     被克伦威尔下令处死,      的成立则标志革命高潮的到来。掌权后的克伦威尔远征     ,解散     ,就任     ,实行        。1、清教徒 剑桥 斯图亚特 《大抗议书》
2、1642 自耕农 城市平民 马斯顿荒原 纳西比战役
3、查理一世 英吉利共和国 爱尔兰 议 会 护国主 军事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