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4第三单元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年岳麓版高二历史选修4第三单元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11-16 12: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9课
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拿破仑 课标: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拿破仑的生平,以及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主要政治、军事活动;
2、分析评价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对拿破仑富有传奇色彩人生的了解,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远大积极的理想,为人类社会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学习目标】重点:
《拿破仑法典》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双重性以及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国大革命背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革命前阶级矛盾尖锐(波旁王朝统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法国启蒙思想为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召开的三级会议(直接原因)经过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制宪议会
采取的政策;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反对普奥干涉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
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6月):
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
意义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为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公会
实行的政策(土地);瓦尔密大捷 ;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年处死路易十六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国民公会
土地政策;经济上的限价政策;政治上的恐怖政策;军事上的总动员令,驱逐外国干涉军法国大革命的结束:热月政变(1794年7月27日)拿破仑帝国督政府统治的软弱: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反法同盟的干涉;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统治;拿破仑的个人才能。帝国
建立时间:1804年12月 法兰西第一帝国内外政策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经济上,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法律上,颁布《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教育文化上,建立公立的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帝国覆亡背景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上台早期:抗击欧洲的反法同盟,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革命思想和精神,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确立法国欧洲霸主地位
后期:侵略欧洲一些国家,带有争霸、侵略和奴役性。1814年 波旁王朝复辟对内政策对外战争一、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
1779年后,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在炮兵团服役,军衔为少尉。
1793年,24岁的拿破仑,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晋升为准将军衔。
1795年10月,任巴黎卫戍区司令,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一夜之间,穷困潦倒的拿破仑成为军界和政界无人不晓得大人物。
1796年(27岁)与约瑟芬结婚,后被任命总司令,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国家奥地利。
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1799年(30岁)8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历雾月18日),任第一执政官,攫取政权。
1804年(35岁),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12月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俄奥联军,赢得奥斯特里兹大捷。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国都马德里
43岁,1812年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44岁,1813年在莱比锡战役中失败,拿破仑帝国开始瓦解
45岁,1814年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厄尔巴岛,拿破仑帝国覆亡
1815年率一队卫士渡海,沿途兵不血刃,再次返回巴黎,建立”百日王朝”,遭遇滑铁卢,退位被囚于大西洋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该岛病逝,1840年骨灰回到巴黎。二,如何认识拿破仑?大革命时期和督政府时期的拿破仑:
为大革命的胜利和捍卫革命成果的贡献1、大革命的支持者:青年拿破仑深受伏尔泰和卢梭思想的影响
2、共和国的救星:①收复土伦,展现军事才能;②任巴黎卫戍区司令,粉碎叛军进攻;③出任总司令,远征意大利,打败奥-撒联军
3、认识:创造了战争奇迹,捍卫了大革命成果 对内:
1、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自任第一执政
2、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颁布《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发展;建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等措施;雾月政变(1799年) ——拿破仑上台建执政府 关于“时势”和“英雄”的关系: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时势造英雄(即英雄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原因(1)当时法国督政府统治的软弱: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反法同盟的干涉;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统治
(2)拿破仑的个人才能,抓住机遇。 目的: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而制定。
评价:《拿破仑法典》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其是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立法的蓝本, 《民法典》成了欧洲及世界各国民法的榜样。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拿破仑法典 对外:
1、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成员国,如英、俄等(著名的奥斯特里兹战役“三皇会战”)
2、将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沦为附庸,并在附属国推行《法典》和法国的制度
3、加冕称帝并与奥国皇室联姻
4、1812年远征俄国并惨败,由盛转衰
5、1814年被迫退位并遭流放
6、1815年的“百日王朝”和滑铁卢战败及遭囚禁
认识:①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君主势力;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捍卫了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独立
②战争和统治具有侵略和称霸的性质,引起各国人民的反抗,并导致最后的失败。如何看待拿破仑对外战争?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侵略扩张性质。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了各国人民,招来了广泛的反抗。③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拿破仑政权代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失败表明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封建势力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失败原因:
(1)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招致各国人民的反抗。
(2)加冕称帝建立起独裁统治
(3)远征俄国失败
(4)反法同盟的进攻
失败标志: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失败原因?评价拿破仑:1、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采取一系列手段,扶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摧毁法封建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
2、其早期对外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但同时也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和奴役了欧洲人民,因此激起欧洲人民的反抗。
总之,其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献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请回答:
(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1)拿破伦的对外战争;(2)对意大利带去了资本主义的东西,打击了封建制度(3)意大利摆脱了法国的奴役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原因长期战争使法国经济困难人民灾难深重 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 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欧洲封建势力远大于资…势力根本原因
……阅读教材归纳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原因。 法国19世纪的大型纪念碑式建筑。位于巴黎市中轴线香榭丽舍大街的西北端,它是拿破仑一世为纪念1805年12月战败奥地利而下令建造的,初名雄师凯旋门,以荣耀他的军队。由建筑师J.F.T.夏尔格兰设计,1806年动工,到1836年才建成。  凯旋门,这座巨大建筑高达45米,宽36米是拿破仑为了显示自己军队的威武而修建的。这里的群雕值得人们细细欣赏,特别是著名的《马赛曲》雕塑。它是雕塑家吕德的作品,意在号召人民起来保家卫国。门上刻有浮雕,描绘出拿破伦军队进军、战斗、获胜的路线图,建筑物有一小型纪念馆,内有558位随拿破伦征战的将军的名字。 英雄--降E大调 贝多芬第三交响乐
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呈献给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的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第三交响曲。
我一生最骄傲的那一刻,是接受授予少尉军官,因为今天的辉煌正是那一刻的点燃,才使我生命的航船渡入了腾达的航线。
——拿破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参加革命军,1793年,在土伦战役中初露锋芒。罗伯斯庇尔(1758-1794)拿破仑 由于在土伦战役中的杰出表现,拿破仑被雅各宾派政府破格授予准将军衔。人们称他是“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1795年,拿破仑结识了巴黎的贵妇人约瑟芬,并在第二年和她举行了婚礼,由此逐渐进入上流社会。 约瑟芬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 拿破仑统率装备低劣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战胜了强大的奥地利—撒丁反法联军。 1798年,为切断英国与印度的联系,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图为描绘占领埃及后在斯芬克思像前的拿破仑(J.L. Gér?me绘)。 1799年拿破仑回到法国,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 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举行加冕典礼。巴黎圣母院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奥斯特里茨战役(现藏于法国凡尔赛国家博物馆) 哥雅: 《1808年5月3日(枪杀)》,1814年
(该画描绘了拿破仑军队屠杀西班牙起义者的罪行) 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50余万人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国。俄军总司令库土佐夫采取“焦土政策”,保存实力,回避决战,坚壁清野,且战且退。法军越东进,给养越困难。9月初,在波罗丁诺一次会战,双方损失各几万人。9月14日,法军攻至莫斯科,莫斯科防守司令按计划纵火焚城,大火连续五昼夜。寒冬已至,10月19日法军只好撤退。在俄罗斯荒漠中法国士兵饥寒交迫,一路又遭俄军拦截和农民袭击,死伤累累,溃不成军。拿破仑乘雪撬匆忙赶回。法军仅剩残兵败将约2万人,几乎全军覆灭。侵俄战争的失败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敲响了丧钟。这幅图反映的是拿破仑军队正在溃退时的情景。溃退中的拿破仑军队莱比锡战役1815年3月1日,拿破仑带领一队卫士冒险渡海。3月20日,在法国本土登陆,沿途兵不血刃,顺利抵达巴黎,再次登上皇位,开始了“百日”统治。 拿破仑:“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