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搭积木 教案
1教学目标
结合搭积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简单的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搭积木》一课前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学习时,学生可以利用积木块、小棒等学具进行摆一摆,加一加或者减一减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2)、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并会正确计算加减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复习导入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昨天我们又认识了11到20 以内的数,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请小朋友们看口算题抢答。(媒体出示)
5+3= 9-9= 2+7= 8-4= 1+4= 7-0= 10+3= 8+10=
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搭积木,解决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1、同学们,你们都玩过积木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搭积木,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和淘气也喜欢搭积木的游戏,看笑笑搭的积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根据图画内容,说说笑笑搭积木的过程。引导学生用“先……又……”说话。
你能根据同学们的叙述,提出问题吗?指名汇报 板书: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3、怎样列示呢?
请同学们在本上独立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
学生利用计数器、积木等学具研究计算方法及算理。
哪个组能来说说你的算式?先说算式,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板书:13+2=15 追问:为什么在个位上加?
追问:谁听懂她的想法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4、集体总结方法,演示计数器和积木块。
5、出示毛毛虫,认识数线,弄清意思。
(二)拆积木,解决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搭积木可以解决问题,拆积木也可以解决问题,淘气正在解决拆积木的问题呢,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多媒体。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汇报 板书:还剩多少块积木?
(2)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汇报 板书18-2=16
哪个组能来说说你们的算式?先说算式,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强调算法,追问:为什么在个位上减去两个?
出示毛毛虫,再次认识数线,弄清意思。
(三)总结算法
同学们,看黑板这两道题,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计算这两道题的。13+2是20以内不进位加法,计算时,把个位上的数相加,18-2是20以内不退位减法,计算时,把个位上的数相减。
这节课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
活动3【练习】三、巩固练习
1、78页第一题 看图,说清题意。你能说说第一幅图是什么意思吗?
汇报
2、78页第三题 看图,填空
3、78页第二题 集体交流
4、78页第四题 口算 同桌互批
活动4【讲授】四、本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时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者相减。
课件11张PPT。5+3=2+7=1+4=10+3=8 - 4=7 - 0=8+10=9 - 9=口算工具箱 13+2153+2=513+2=15+213+2=15工具箱 18-2168-2=618-2=16-218-2=1613103171712518132、看一看,填一填3、哪两个数加起来是18?填在算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