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公 输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相关文常。
2.积累生字,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及重要句子。(重点)
3.理解课文大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6月16日上午,以“共聚滕州话鲁班,创新创业谋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鲁班文化节在鲁班故里——山东省滕州市盛大开幕。文化节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墨子学会、山东建筑大学、滕州市委市政府共同协办。鲁班是谁?墨子又是谁?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去探究答案吧!
二、预习展示
1.阅读资料,学习文常。
(1)关于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2)《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70—前390),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诸子散文代表作家。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反对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他的认识观点是唯物的。《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
(3)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在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就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2.积累生字,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及重要句子。
(1)读准下面的生字。
械(xiè)
舆(yú) 鼍(tuó)
鲋(fù)
梓(zǐ)
轩(xuān)
鼋(yuán)
犀兕(xī
sì)
楩楠(pián
nán)
(2)掌握文言实词。
①通假字: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②重要实词:请献十金(请允许,表敬辞)
荆之地方五千里(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③一词多义: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见公输盘(拜见)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的”,结构助词)
(3)翻译重点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翻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宋何罪之有?翻译: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胡不已乎?翻译: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胡不见我于王?翻译: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此为何若人?翻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三、合作探究
(一)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明确:(1)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
(13~16)
(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2)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代公输盘“服”,楚王曰“善”,公输盘“诎”,楚王曰“善”。
(二)把握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墨子采用怎样的方式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明确:墨子劝阻,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四、板书设计
公
输以“见”字一线穿珠
墨子见公输盘(1-12):公输盘理屈词穷
墨子见楚王(13-16):楚王理屈词穷
墨子见公输盘(17-22):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
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
2.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重点)
3.了解非正义战争的危害,强大自己,维护自身利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墨子仅凭一人之力就阻止了一场不义之战的发生。那么,墨子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完全取决于他高超的劝说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劝说艺术。
二、预习展示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试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做分析。
明确: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三、合作探究
(一)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1.墨子是怎样说服公输盘和楚王的?
明确: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说理巧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B.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C.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②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
③语言富于表现力。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二)了解非正义战争的危害,强大自己,维护自身利益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板书设计
墨
子见公输公输:义不杀人
墨子:义不杀少而杀众以义相责
见楚王楚王:必有窃疾
墨子:王吏攻宋类比以智相阻
见公输公输:九设……械尽
墨子:九距……有余
弟子:持臣守圉……待寇以技相较大智
大勇
五、教学反思
《公输》选自《墨子·公输》,是《墨子》中最有文采和文学趣味的一篇。课文记述了墨子制止楚国攻宋的故事,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做斗争的经过。墨子不仅以“非攻”的主张说服了对方,而且以实际的守御力量制服了对方,终于迫使楚王取消了这次侵略行动。文章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人物形象鲜明;言辞巧妙、锋利。所以,在本文的教授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劝谏艺术的讲解,使授课达到了应有的成效。
不足之处:关于文言文,我觉得首先应该诵读。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应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墨子的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同时,在诵读中体会墨子的性格特点。但是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给时间让学生诵读课文,这可能增加了学生了解墨子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