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善待家园》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善待家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1-16 09: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善待家园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永州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向广大市民宣传“保护资源环境、善待人类家园”的理念,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倡导节约利用国土资源,提高节地护地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善待家园”是个永恒的话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说明文《善待家园》。
二、预习展示
1.读准字音。
迁徙(xǐ) 遗骸(hái) 价格不菲(fěi) 吞噬(shì)
惬意(qiè)
蛰伏(zhé)
蠕动(rú)
干涸(hé)
侵蚀(shí)
繁衍(yǎn)
呵护(hē)
2.理解词语。
今非昔比:现在不是往日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巨大。
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冲突。
吞噬:吞食,并吞。
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知恩图报:知道了恩情就谋求报答。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尽数失去。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这里指理应接受。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都不受感动;一点不动心。
3.初读课文,为什么说“人祸已成为我国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
明确:由于自然资源长期以来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生态严重失衡。可以说地质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三、合作探究
(一)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请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本文由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语(1-7):以一组数字警示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主体部分:第一节。以海南省文昌市80%的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为例,说明海洋对人类长期破坏海底珊瑚礁的报复。第二节:以北京延庆县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说明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第三节:通过介绍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的事实,揭示了生态危机日益严重。
结束语:最后一段强调了善待家园,就是善待自己。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把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下面的句子都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读后体会其好处。
1.建国50年来,我国至少有400个县的一万个乡村受到了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
明确:句中列举了“400个县的一万个乡村”这个巨大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性极大、范围广。
2.整个海南省的珊瑚礁被破坏的面积已达80%。该省的珊瑚礁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60%,有专家估算,近几年海南省的珊瑚礁每年减少50万吨以上。
明确:句里的“80%”“60%”和“50万吨”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具体地说明了珊瑚礁遭破坏的程度。
3.50年中,他开垦的草地由10亩增加到70亩,但粮食单产却由每亩250斤下降到不足50斤。
明确:句中“10亩”和“70亩”、“250斤”和“50斤”这两组数字的对比,写出了过度垦荒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4.航空遥感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沙化面积已占全区面积的65%。解放后,内蒙古两次大规模的开荒热,造成100多万公顷草地沙漠化。
明确:句里“65%”和“100多万公顷”这些具体数字说明了内蒙古沙漠化的严重程度,道出了沙漠化的罪魁祸首是两次大规模的开荒热。这样的数字说明,旨在让人们受到强烈的震撼,从而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善待家园》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地质灾害带来的严重后果。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然后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指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将说明方法穿插在语言赏析里面讲,力求将环保意识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不足:关于“善待家园”这个话题,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努力地把发散性思维强烈的学生拉回课堂上,结果打击了部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