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及童话的相关知识。
2.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有一个人,却求美不成反而当众出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故事。
二、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及文学常识。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类作品主要是通过丰富而夸张的想象来塑造人物形象。童话作品的语言都比较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最大的特点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家具、玩具等都可以拟人化。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头衔(xián)
显耀(xiǎn)
陛下(bì)
滑稽(jī)
勋章(xūn)
称职(chèn)
随声附和(hè)
骇人听闻(hài) 钦差大臣(qīn)
3.理解词义。
不惜:本文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显耀:本文指显摆、炫耀。
称职: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救药,用药救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
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用一个字把课文的情节线索补充完整。
明确:(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很久以前有位皇帝很爱穿新衣服,其他的事他都不管。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说自己能织出世上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十分好看且特别,但愚蠢的人和不称职的人是看不见的。爱穿新衣服的皇帝当然上当了,虽然那两个骗子从早到晚都在织布机前,可那上面什么也没有,并且,他们还向皇帝要了许多金子。过了些日子,皇帝让一个原本很诚实、理智、称职的老大臣去看看布怎样了,那人去了以后,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什么也没看见,所以回来以后,对皇帝说那布非常好看。又过了几天,皇帝又叫了一个人去看,那个人和第一个人一样。后来皇帝决定亲自去看,但皇帝什么也没看到,他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是个愚蠢的人,于是他也说布很漂亮,并且几乎所有的人都随声附和着,后来,有人建议皇帝换上新衣服去游街,皇帝高兴地答应了。到了街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说皇帝的新衣服好看,只有一个小孩说出了实话,后来,大家都这样说。皇帝也有点发抖,但他还是继续向前走着。
(二)深层探究
1.皇帝有何嗜好?
明确:爱穿新装。
2.两个骗子是怎样设的圈套?
明确: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的布,这就投了皇帝爱穿着的癖好。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对皇帝汇报的?被皇帝派去查看的另一位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为什么会这样?
明确:老大臣明明什么东西也没看见,但不敢说真话,是为保住自己的官位。课文语句:“难道我是愚蠢的吗?……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另一位奉命前去查看的官员想:“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他在皇上面前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也称赞了一番。因为他们都不想被别人看作是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
4.皇帝去看布料时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明确:皇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他心想:“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皇帝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5.皇帝穿着“新装”开始游行,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明确:怕招来杀身之祸或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他敢于说真话?
明确:一个小孩子,因为小孩子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7.最后结果如何?
明确:新衣真面目被揭穿,皇帝及其官员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他们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只好硬撑着演完了游行大典。
四、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引子:皇帝爱新装——不断更衣
开端:骗子做新装——骗子行骗
发展:群臣看新装——大臣助骗
高潮:皇帝穿新装——百姓传骗
结局:小孩揭新装——小孩揭骗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难点)
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特点。(重点)
3.体会文中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丑恶行为的意识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接着深入探讨本文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二、自主预习
找出文中描写皇帝看见新衣时的语句,说说表现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合作探究
(一)人物分析
1.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①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从第1段中可看出。
②愚蠢透顶。从被两个骗子投其所好,上当受骗可看出。
③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布料,但怕别人说他不够资格当皇帝,便极力称赞骗子织的布料,并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明明什么也没有穿,却还要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扭腰肢。
④虚伪做作。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心里十分恐慌,但为了掩饰,他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继续游行。
2.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明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为掩饰自己的恐慌,于是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3.那些大臣们又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大臣们都是些虚伪狡诈、自欺欺人的人。他们明明看不见布料,却极力地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布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二)探讨主旨
1.新衣明明不存在,大家为什么都称赞它?
明确:大家唯恐被人知道自己不聪明或是不称职,所以都称赞皇帝的新衣。表现了人们的阿谀奉承、自欺欺人,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2.这场骗局最终被一个小孩子揭穿,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这样一个谎言遍布、欺骗成风的社会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说出了谁也不敢说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性。
3.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三)写作特色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有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细读下面这段文字,理解夸张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明确:这段话用夸张的语言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同时也表达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四、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骗 子行
老大臣助
皇 帝受
老百姓传
小 孩揭
五、课外拓展
以《〈皇帝的新装〉后传》为题,续写这篇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象,可以抓住语言和细节进行细致描写。
示例:皇帝挺着大肚子骄傲地完成了这次游行大典,很高兴地回到宫中。没想到一位亲近的大臣说:“陛下,恕我大胆直言,那两个织工是骗子,他们把皇上给骗了,皇上身上的衣服远没有以前的漂亮。”皇帝一改以往的傲慢,小心问道:“是吗?那你认为我这身衣服怎样?”这位大臣说:“我不敢说呀。我怕自己说错了。”皇帝很不耐烦地说:“我恕你无罪,快快说。”这位大臣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我看不见有衣服呀。”这话一出,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恼羞成怒:“好呀,你这个大笨蛋,竟敢说我没穿衣服,像个街头无知小孩。”说完立刻下令将这位可怜的官员逐出宫外。
可是皇帝心里也不踏实了,他让其他大臣也穿上这衣服看看,个个穿了全都一样。这时,皇帝已经相信那小孩及那位大臣的话了。他派了几名官差,命令他们把那两个骗子捉拿归案。可是,那两个骗子早就逃之夭夭了。无奈,官差只好回宫复命。皇帝很生气地说:“那就到其他国家去找。”官差们只好领命,他们日夜兼程,走遍全世界都要找到那两个骗子,好为本国皇帝讨回个面子。可是,时间过去了许久,也没有骗子的消息。那位大臣又为皇帝献计了,他说:“那位小孩也许能帮我们,不如请他来看看。”皇上想:“对呀,那小孩能识破骗子,那就应该能找到骗子。”
于是,那小孩被请来了。小孩说:“他们肯定在我们附近的大森林里。大人不是常说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吗?”皇帝一想,还是小孩的话有道理。于是,他派出一队士兵交由那位大臣与这位小孩共同率领,把那森林包围起来,就连蚊子也飞不出去。最后,果然在森林里把骗子捉回来了。
这下,全国可热闹了。大臣们纷纷献计,有说砍头示众的,也有说让他们穿那衣服游行示众的。那小孩说:“最好也让他们知道被骗的感觉吧。”于是,小孩到死牢里去见骗子。他对骗子说:“过几天,皇帝就要你们穿那漂亮的衣服游行示众,然后砍头。但我可以帮你们,不过你们得把所有的财产都给我。”骗子说:“可以呀,只要能活着出去就可以。”
在小孩将他们的不义财产都骗回来后的一个晚上,骗子按小孩说的方法,趁士兵睡熟时,从窗口溜了出去。骗子们正开心时,突然一支箭射了过来,正中一个骗子的脚,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更多的箭射了过来,两个骗子立刻毙命,这就是骗人者的下场。从此,皇帝特别喜欢那小孩,全国的小孩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PAGE
1